这是一次直插日本汽车工业“心脏”的行动。
10月29日,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比亚迪全球首发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BYDRACCO,并同步推出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
![]()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曾经坦言:“在海外市场,我们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我们都是从负数开始。”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品牌出海的普遍困境,也折射出比亚迪死磕日本市场的决心与艰辛。
最难啃的骨头:日本市场有多封闭
用福特汽车前CEO穆拉利的话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市场”。
日本市场对进口车实行零关税政策,但这份看似开放的姿态背后,是日系品牌市占率常年超过90%的坚实壁垒。2025年上半年,日本汽车销量前十名全是本土品牌,丰田以72.43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
在这个被本土品牌垄断的市场,K-Car(轻自动车)则是护城河中最坚固的一段。
这种轻型车因享受免税、免车位证明等特殊政策,占日本年销量的36.8%,年销量超过150万辆。其特殊的尺寸和文化属性,曾是外国品牌无法逾越的高墙。
更令人生畏的是,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极高,且对中国汽车的保值率普遍担忧。从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外来者需要适应日本极致的服务标准,这无疑增加了破局的难度。
![]()
二十年破冰:从被告席到主舞台
比亚迪与日本市场的故事,并非始于2022年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而是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一场官司。
“我到比亚迪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代表比亚迪站到了东京法庭的被告席上。”刘学亮在采访中回忆道。
21世纪初,比亚迪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的快速崛起,引来了索尼和三洋的专利诉讼。在当时,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多以和解告终,但比亚迪选择了正面应战。
刘学亮说服了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律师,最终打赢了这场官司。这场胜利不仅让刘学亮“初出茅庐一战成名”,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比亚迪海外发展的基调:坚持技术自信,勇于直面挑战。
正是这种自信,支撑着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长期深耕。从电池业务起步,到2014年将电动大巴引入京都,再到2022年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比亚迪用二十年时间证明了中国品牌的韧性。
如今,比亚迪在日本的坚持已初见成效。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指出:“在刚过去的9月份,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单月销量已经突破800台,这个成绩在整个比亚迪海外团队中都是非常优秀的。”
精准打击:比亚迪的日本本土化战略
比亚迪没有选择蛮干,而是制定了一套精准的本土化战略。
首先是产品层面的深度定制。比亚迪在此次车展上发布的纯电K-Car——BYDRACCO,车身尺寸严格符合日本K-Car标准(3395/1475/1800mm),精准到毫米。
一位日本经销商透露:“比亚迪的车型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日本市场的特殊需求。比如海豚车型比中国版降低了20毫米,只为能进入日本1550毫米限高的立体停车场。”
其次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BYDRACCO搭载刀片电池,WLTC续航达180公里,比日系竞品高出30公里;支持100kW快充,30分钟可补能80%。热泵空调使车辆在-10℃环境下的能耗降低30%。
最后是生态布局。比亚迪采用“ONEBYD”战略,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不仅展示乘用车,还展出纯电卡车T35、小型纯电动巴士J6等商用车产品,构建全产业链影响力。
![]()
比亚迪的长泽雅美广告
艰难前行:销量背后的战略耐心
在亮眼的战略布局背后,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却依然艰难。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比亚迪在日本总共卖出七千多台车,这个数字还比不上国内海洋网一个小时的订单量。
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为2223辆,约是在中国半天的销量。
但比亚迪似乎并不在意短期销量。刘学亮透露:“我们在日本不定销量目标,而是设定到2025年建立100家经销商网络的目标。”
一位经销商印证了这一说法:“我们投资的是比亚迪这个品牌,而不是短期的盈利。有些门店月销量仅几台,但我们看的是三到五年的长期回报。”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设立100家门店,实现所有47个都道府县的全覆盖。
05为何死磕:日本市场的战略价值
面对如此艰难的市场,比亚迪为何还要坚持死磕?
日本市场具有难以替代的战略价值。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日本是汽车行业的桥头堡。如果能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无疑将成为比亚迪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最佳证明。
同时,日本市场的电动化潜力巨大。目前,日本纯电渗透率仅1.7%,本土车企仍沉迷于混动与燃油技术。这片蓝海,对比亚迪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比亚迪集团旗下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的超跑U9也在此次东京车展亮相,展示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
![]()
更重要的是,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战略路径已经走通。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的纯电巴士已覆盖北海道至冲绳,市占率稳居第一。
十年积累的信任,为其乘用车业务打开了入口。
李云飞在谈及日本市场策略时补充道:“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是销售网络的建设,更是品牌价值的传递。我们通过参与当地灾害应急支援、捐赠教学车辆、支持文化体育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入日本社会,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截至2025年9月,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累计销售乘用车7000余台。这个数字在比亚迪的全球销量中微不足道,但正如刘学亮所言:“这7000个车主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了日本2030年、2040年完成碳排放的目标中,这种认同远超销量本身的意义。”
在东京车展的镁光灯后,比亚迪的船只正缓缓驶入东京港。随着第八艘汽车运输船的交付,比亚迪自建船队规模持续扩容,大幅降低海外交付成本。
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正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