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诺贝尔设奖为和平,马查多获奖就变脸,为私欲呼吁美军炸自己国家

0
分享至

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马查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竟公开呼吁美国军事干预本国事务,这一荒诞行径让这一曾备受尊敬的奖项彻底沦为国际政治的笑柄。



2025年10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理由是表彰她“为委内瑞拉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不懈努力,以及为实现从独裁统治到民主的公正和平过渡所做的努力”。
然而获奖后不到一个月,这位新任“和平奖得主”便在彭博社专访中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在委内瑞拉采取军事升级行动,甚至声称支持美国入侵自己的国家,直言马杜罗的统治“已经走到尽头”。
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本应颁发给“在过去一年中对促进国家间友谊、裁减常备军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最大或最佳努力”的个人或组织,原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在完全中立的立场下,仅以推动全球和平为宗旨负责评选。
但如今这一奖项早已背离初衷,德国选择党前欧洲议会议员贡纳尔·贝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和平主义的客观衡量标准并不存在。诺贝尔和平奖的授予往往是基于政治而非功绩的决定”。
马查多的案例正是最鲜活的注脚,她从2002年从政,2023年在反对派初选中获胜后被禁止担任公职,今年1月还曾在抗议活动中被捕,诺贝尔委员会称她为“委内瑞拉政治反对派中的关键凝聚力人物”,却对她呼吁外部军事干预的立场视而不见,这与和平奖倡导和平解决冲突的原则形成尖锐矛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白宫通讯主任史蒂文·张虽指责诺贝尔委员会“将政治置于和平之上”,美国政府却长期扶植委内瑞拉反对派,试图推翻马杜罗政府,双重标准显露无遗。
回望历史,诺贝尔和平奖的争议从未停歇,一系列饱受争议的获奖者不断削弱着其公信力。
2009年,贝拉克·奥巴马因所谓“加强国际外交的努力”获奖,但其总统任期内,美国在阿富汗、也门、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开展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1991年,昂山素季因非暴力斗争获颁奖项,却在罗兴亚危机期间未能明确谴责军方行动,导致数千名罗兴亚穆斯林丧生;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因1978年签署《戴维营协议》获奖,而他在1948年曾主导代尔亚辛村大屠杀,致逾百名巴勒斯坦平民丧生。
这些案例无不证明,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过程存在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和双重标准,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希的批评绝非空穴来风:“诺贝尔奖失去其公信力已有很长一段时间。
原因是它一直被用作攻击非西方政府的工具”。就连圣雄甘地这样毫无争议的和平主义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获得这一奖项,足以见得评选背后的政治考量早已凌驾于和平功绩之上。
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深陷复杂的地缘政治漩涡。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正针对委内瑞拉酝酿一系列军事行动方案,从空袭护航军队到夺取油田,甚至锁定总统马杜罗本人,其助手已向司法部寻求额外法律指引,为打击贩毒船只之外的军事行动寻找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人尽皆知,他多次以调解国际冲突为由自认值得获奖,还曾电话游说挪威官员。



分析人士认为,委员会选择马查多是“谨慎且巧妙的选择”,因为这“较不容易激怒特朗普或挑动其报复心态”。
面对这一结果,国际社会反应各异。白宫表达了对诺贝尔委员会的批评,特朗普的支持者痛批这是“笑话一桩”“无脑选择”;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迅速发声,以中东停火为例赞扬特朗普为“和平做出硕大贡献”,暗含替其叫屈之意;挪威国内更是忧心忡忡,挪威社会主义左翼党领袖伯格斯特直言,挪威必须“为特朗普可能做出的任何事做好准备”,毕竟特朗普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完全可能为了个人面子,将国际关系当儿戏。
深究本质,诺贝尔奖尤其是和平奖和文学奖的问题,折射出当今世界话语权被西方国家牢牢掌控的现实。
他们定义“民主”“人权”“优秀文学”的标准,不符合其价值取向的便被视为异类,这种文化霸权虽不似军事侵略那般赤裸裸,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球价值判断。



正如贡纳尔·贝克所言:“无论在西方还是其他任何地方,几乎不存在完全基于功绩授予的公共奖项。
候选人由委员会提名和选拔,这些委员会由公众人物、名人以及往往渴望获得此类荣誉的政治家或有影响力人士组成”。
2025年的颁奖事件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诺贝尔和平奖选择了西方支持的委内瑞拉反对派,而特朗普政府正同时酝酿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干预,马查多呼吁外部军事干预的行为,与和平奖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今,诺贝尔和平奖已逐渐演变为某些西方国家推动外交战略、施压对手国家的工具,2025年授予马查多的事件,将成为其政治化的又一个标志性注解。
这一奖项本应回归本质,真正表彰那些为人类和平作出实质贡献的人,而非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毕竟,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通过武力干预或政权更迭实现的,而是源于对话、理解与合作——而这一切,在今天的诺贝尔和平奖中,似乎早已失落。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3 00:15:03
陈芋汐携手掌敏洁夺冠!全红婵组合第五,“两小只”期待下一次“顶峰相见”!

陈芋汐携手掌敏洁夺冠!全红婵组合第五,“两小只”期待下一次“顶峰相见”!

上观新闻
2025-11-06 19:26:06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卷史
2025-11-06 08:44:25
章泽天现实长啥样?路人的镜头才是“照妖镜”,突然理解刘强东了

章泽天现实长啥样?路人的镜头才是“照妖镜”,突然理解刘强东了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20:07:28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山河路口
2025-11-06 13:54:49
白所成被抓前有多狂?杀人只需一句话,对断电制裁放狠话:无所谓

白所成被抓前有多狂?杀人只需一句话,对断电制裁放狠话:无所谓

以茶带书
2025-11-06 13:55:20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11-06 16:37:49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立冬5不吃,吃了一年穷”,指哪5不吃?11月7日立冬,别犯忌讳

“立冬5不吃,吃了一年穷”,指哪5不吃?11月7日立冬,别犯忌讳

神牛
2025-11-04 13:14:41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小河
2025-11-06 01:34:24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老唐有话说
2025-11-04 18:37:23
樊振东王楚钦意外翻车,无缘决赛对决,林诗栋或成最大赢家

樊振东王楚钦意外翻车,无缘决赛对决,林诗栋或成最大赢家

格斗联盟
2025-11-06 15:33:45
又添4区!北京多区供暖时间定了

又添4区!北京多区供暖时间定了

京城教育圈
2025-11-06 19:01:16
某地副科级以上干部花名册、秘密、机密级文件……出现在单位周边不起眼的文印店中

某地副科级以上干部花名册、秘密、机密级文件……出现在单位周边不起眼的文印店中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6 10:34:22
4199 元起史上最薄 Mate:华为 Mate 70 Air 配置公布

4199 元起史上最薄 Mate:华为 Mate 70 Air 配置公布

IT之家
2025-11-06 10:00:10
饥荒来临,美国千万人将断粮?特朗普对华无牌可打,希望中国帮忙

饥荒来临,美国千万人将断粮?特朗普对华无牌可打,希望中国帮忙

博览历史
2025-11-05 18:32:17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00:05:11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澎湃新闻
2025-11-06 16:50:31
李锦斌率队到安徽调研

李锦斌率队到安徽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19:37:40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2025-11-06 21:12:49
历史棋盘
历史棋盘
深耕国际棋局,洞穿战火硝烟下的权力博弈与平民血泪。用硬核分析撕开表象,以人性刻度丈量战争冷暖。
176文章数 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孩子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

教育要闻

小学生书包里翻出“解剖图”,主角是美术老师,真相令人脊背发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