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铁瓜
就说咱们这位太史公司马迁,他特么真是早在两千年前就掌握了新闻学的精髓,这哥们写的史记经常会出现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让人不自主的就被他带跑偏了!就说鸿门宴这事,到现在大多数人都觉得,这特么项羽就是妇人之仁,但凡能把刘邦给干了,他也不至于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
对此,我只能说这太特么小瞧这位西楚霸王了,但凡能混到项羽这个级别的人物,都没有白给的,可以说粘上撮毛儿,他们比猴都精!尤其是项羽,别以为他就会破釜沉舟,力能扛鼎,实际上项羽绝对是个政治上的老阴逼,这货心里绝对有数,太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
就说有人真以为秦末起义哪儿是刘邦和项羽两家的事儿吗?那特么根本就是六国遗民集体复辟的狂欢。当年陈胜吴广一声喊,天下立马乱了套,赵国旧贵族立了赵歇当王,张耳、陈馀在旁边辅佐,燕国的韩广直接自立为王,韩国的张良到处奔波,就想复兴故国,齐国更是分裂成好几个势力,互相打个不停。在这么多诸侯里,刘邦一开始就是个小透明——五十多岁才起兵的亭长,没贵族血统,没强大宗族,说白了就是个“草根诸侯”,谁也没把他当盘菜。
再看项羽,他们项家是楚国名将之后,打仗厉害是真的,但有个致命短板,没有王室正统血脉。在那个年代,“血统就是法理”,你没正统身份,号召力就是上不去。当时楚国境内还有个叫景驹的楚王,人家是正八经的楚国贵族,所以楚地的老百姓更认他,项家军反倒受了冷落。为了打破这个僵局,项羽的叔父项梁想了个高招,从民间找了个沦落为牧童的楚国王室后代,名叫熊心,把他立为楚怀王。
这步棋可以说确实挺精妙的,堪称当时的“借壳上市”。熊心虽然只是个傀儡,但顶着“楚国王室”的招牌,很快就把楚地民心凝聚起来了,项家军也顺理成章地有了“正统”身份,没多久就取代了景驹。不过项梁万万没想到,他亲手扶起来的这个牧童,后来会反过来拿捏项羽。
![]()
当年秦将章邯带着大秦铁骑出关后,项梁在定陶一战中嗝屁着凉了。结果主帅一死,项家军群龙无首,一直憋着坏的楚怀王熊心,终于抓住了机会,开始出来摘桃子了。他以“君王”的名义,直接宣布把项羽和吕臣的军队收归己有,硬生生夺走了兵权。为了彻底制衡项家,他还玩起了制衡术:封吕臣为司徒,拉拢这位手握兵权的将领,又把刘邦拉到自己阵营,让他统领砀郡兵,形成了对项羽的包围。这个曾经的牧童,一夜之间从傀儡变成了实权君王,年轻的项羽第一次尝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滋味。所以那些说项羽妇人之仁的人,基本都只看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却忘了楚怀王这个义军首领了!
之后赵国的反抗军被秦军围困在巨鹿,求救信传到了楚国。楚怀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进灭秦,还立下了“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项羽一心想西进灭秦,抢占关中这块肥肉,可楚怀王早就防着他,硬是把西进的任务交给了刘邦,让项羽跟着宋义北上救赵。更狠的是,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只做次将,明摆着就是要压制他的兵权。
宋义率军到了安阳后,就按兵不动了,整整四十多天没挪窝。表面上他说要“坐山观虎斗”,等秦军和赵军两败俱伤再出手,实际上这都是楚怀王的授意——只要项羽陷在北方战场,就没机会和刘邦争关中。可楚怀王千算万算,没算到项羽的狠辣和心机。
![]()
项羽一眼就看穿了这是个阴谋,但他没直接翻脸。当时天寒地冻,士兵们吃的是青菜拌豆子,饥寒交加,而宋义却在营帐里大摆宴席,款待宾客。项羽就借着这个由头,清晨闯入宋义营帐,一刀砍下他的脑袋,然后对全军宣布:“宋义与齐国谋反,楚王密令我杀了他!”
这一手太特么绝了,可以说不是个顶级老阴逼绝对想不出来这个主意。项家军本就是项梁一手带起来的,士兵们只认项家不认楚怀王,没人敢哗变;而项羽打着“遵楚王令”的旗号,既除了政敌,又没落下“谋反”的罪名,名正言顺地接管了兵权。要是他当时直接跟楚怀王撕破脸,说“你这个楚王是我叔父立的”,只会被天下人骂作“乱臣贼子”——毕竟熊心是楚国王室正统,六国诸侯都认他。项羽的隐忍和算计,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杀了宋义后,项羽也只能继续北上救赵——他是以“宋义违抗王命”为由杀的人,自己要是转头西进,就成了自打自脸。但这场北上之旅,却让项羽一战封神。当时各路诸侯都赶到了巨鹿城外,可没人敢出兵,秦军主力还在,谁都想保存实力,生怕自己先上先吃亏。项羽到了之后,直接下令“破釜沉舟”,烧掉营帐,砸毁炊具,只带三天口粮,抱着必死的决心向秦军发起猛攻。
![]()
楚军战士以一当十,呐喊声震天动地,吓得诸侯军只能躲在营垒上旁观。这一战,项羽大破秦军主力,生擒王离,逼降章邯,彻底摧毁了秦朝的军事力量。战后,项羽召见各路诸侯将领,这些人一个个跪着爬行进入营帐,连抬头看项羽的勇气都没有。经此一役,项羽成了无可争议的诸侯联军盟主,“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名号就此传开,他再也不用看楚怀王的脸色行事了。
可等项羽带着四十万联军(号称百万)赶到函谷关时,却发现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入关,还派兵守住了关口,想按楚怀王的约定做“关中王”。这一下矛盾彻底爆发了,但很少有人知道,此时的刘邦已经不是那个小透明了。
刘邦入关时只有几千兵力,可他走了捷径,从武关进军,避开了秦军主力。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后,刘邦顺势收编了秦地的残余军力——要知道,除了章邯、王离的外派军团,秦地本土还有不少兵力。这么一来,刘邦的军队直接膨胀到十几万,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嫡系,战斗力不容小觑。
反观项羽,他的四十万大军看着吓人,其实水分极大。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这四十万是各路诸侯联军的总数,项羽自己的嫡系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左右。更要命的是,项羽本来有机会扩充实力,章邯投降时带来了二十万秦军降卒,可项羽担心这些秦兵入关后会哗变,竟然在新安城南把这二十万人全部坑杀了。这一下,再也没人敢投靠项羽了,他的兵力始终没法有效扩充,看似人多势众,实则孤掌难鸣。
这就引出了关键问题:项羽真的能杀刘邦吗?表面上四十万对十万,可诸侯联军各怀鬼胎——他们跟着项羽入关,是为了瓜分秦朝的财宝和土地,不是来帮他杀刘邦的。刘邦和他们无冤无仇,要是项羽贸然动手,诸侯们只会觉得“今天能杀刘邦,明天就能杀我们”,肯定会人人自危,甚至联合起来反抗他。更尴尬的是,真打起来,项羽能调动的只有五万嫡系,而刘邦的十几万大军都是自己人,还占据了坝上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项羽想强攻都难。
![]()
所以鸿门宴从一开始,就不是“杀不杀刘邦”的选择题,而是“怎么搞定楚怀王、稳住诸侯、拿捏刘邦”的综合题。项羽的目标从来不是刘邦,而是躲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楚怀王,刘邦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颗棋子。
项羽最初的计划,是借着曹无伤的告密做文章。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刘邦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这句话正好说到了诸侯的心坎里——六国诸侯和秦国有血海深仇,反秦就是为了报仇、抢财富,刘邦想独占关中,这不就是和所有诸侯为敌吗?项羽正好借着这个由头,煽动诸侯们一起对付刘邦,既除掉了潜在威胁,又能削弱楚怀王的势力(毕竟刘邦是楚怀王的人)。
可刘邦的反应太快了,也太会示弱了。他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一百多骑兵赶到鸿门谢罪,一见面就放低姿态:“我和将军一起反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没想到我能先入关破秦,还能在这儿见到将军。肯定是有小人挑拨,才让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这番话看似谦卑,实则暗藏机锋——他把自己和项羽放在“并肩作战”的位置,又暗示挑拨的“小人”就是楚怀王,潜台词是“我是被楚怀王当枪使了,心里还是向着将军的”。
刘邦的示弱,正好给了项羽台阶。他要的不是刘邦的命,而是刘邦的臣服。既然刘邦已经表了态“以后跟你混”,项羽自然没必要赶尽杀绝。至于出卖曹无伤,更是项羽的神来之笔:“这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么做?”这句话一箭三雕:一是告诉刘邦“是你人出卖了你”,分化他的阵营;二是向诸侯表明“我之前要打刘邦,都是听了谗言,现在真相大白,没必要动手了”,稳住诸侯;三是除掉了曹无伤这个隐患——能背叛刘邦的人,将来也能背叛自己,留着没用。
![]()
接下来樊哙闯帐,更是把刘邦的“清白”坐实了。樊哙拿着盾牌闯进去,怒视项羽,大声说道:“沛公入关后,秋毫无犯,封闭宫室,还军坝上,就是等着将军来。他派兵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备盗贼,怎么会是想谋反呢?”这番话正好呼应了刘邦之前的表态,诸侯们也无话可说——刘邦都做到这份上了,项羽再动手,就是师出无名,只会把自己推到对立面。
所以鸿门宴的最大赢家,从来不是刘邦,而是项羽。他没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当时天下纸面实力最强的刘邦,把楚怀王最后的“底牌”抢到了手里;同时稳住了各路诸侯,没引发联军内讧;还顺便除掉了曹无伤,简直是“一石三鸟”。那个没到场的楚怀王,才是真正的输家——他精心布局的制衡之术,被项羽轻松化解,自己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鸿门宴之后,项羽的操作更是步步为营。他没杀刘邦,却把刘邦的兵力从十几万压缩到三万,还把他封到了巴蜀之地——那儿道路险恶,土地贫瘠,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看似遵守了“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巴蜀在地理上也属于关中),实则把刘邦软禁在了偏远之地。为了彻底断绝刘邦东出的可能,项羽还在秦地分封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降将为王,史称“三秦王”,让他们牢牢守住关中,监视刘邦的一举一动。
客观说,项羽的布局已经够周密了。在那个年代,五十多岁的刘邦被封到巴蜀,能活着走出巴蜀都不错了——古代医疗条件差,嬴政都没活过五十岁,谁能想到刘邦还能翻盘?项羽能想到这一步,已经远超常人,怎么能算“傻”?
可历史就是这么充满意外。谁也没想到,刘邦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破三秦王的封锁。谁也没想到,曾经臣服的诸侯们会纷纷倒向刘邦。更没想到,项羽最终会在垓下之战中兵败如山倒,自刎乌江。
![]()
后世之所以觉得项羽“妇人之仁”,多半是因为司马迁的刻画。他突出了项羽的勇猛和重情义,却淡化了他的权谋和狠辣。可你想想,能在秦末乱世中杀出重围,成为天下盟主的人,怎么可能是这种“傻白甜”?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的狠辣,杀宋义夺权的果断,鸿门宴上的步步算计,戏亭分封时的纵横捭阖,都足以证明项羽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阴逼。
我们之所以觉得他“傻”,不过是站在了上帝视角,知道刘邦后来会统一天下。可在当时的项羽看来,刘邦只是个“可合作、可控制”的诸侯,杀他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他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基于当时的局势做出的最优选择,只是命运最终没站在他这边。
而且项羽的失败,也不是因为鸿门宴没杀刘邦。后来他杀了楚怀王熊心,彻底失去了统治天下的大义,刘邦就是以“为义帝发丧”为借口,号召诸侯讨伐他,连英布这样的亲信都叛楚归汉了。如果项羽当时真杀了刘邦,诸侯们离心离德,他也未必能坐稳天下。
总而言之,在鸿门宴那会儿项羽只是联军的一个将领,只不过他势力最大而已,他周围还有一大片的复国军队呢,还有不要认为刘邦去认怂,项羽真能随便杀他,如果动手就相当于联合国大会你把人家总统杀了!
而且项羽在楚国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家都支持他,毕竟昭景屈还有各个公族,哪一个血脉不比他珍贵,他们在各地马上复活,拥有了军队部署,和楚国以前没两样。真以为项羽能得到全部出人的支持吗?想多了。
而且项羽的决策在当时是最优的选择了,项梁死后,项羽只是吉祥物怀王为了夺权推上去送死罢了,谁知道项羽太猛了杀了宋义(怀王派)打赢了章邯,项羽只是反秦的参与者不是领导者,项羽能靠自己的威名强行插手分封已经很不错了!
![]()
后来项羽把精华的西楚九郡封给自己,再把关中和齐地一分为三,不让任何人有能力威胁自己,搞霸权,谁知道刘邦太厉害了,被困在汉中,趁着项羽在平定齐国时,出兵平三秦,只用几个月的时间迅速从关中到江苏打下项羽大本营彭城,打乱了项羽所有规划,只能说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