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军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它的威慑力如何?此时发射想传递什么?

0
分享至

地下24米,气温15.5℃,90吨混凝土防爆门背后,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点燃发动机。瞬间,1.47米厚的发射井盖被冲开,导弹拖着尾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

2025年11月5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按下了发射按钮。这枚未携带弹头的导弹飞行约4200英里后,准确落入马绍尔群岛的美军试验场。操作人员并非从固定控制中心,而是通过E-6B军机上的机载发射控制系统启动了这次发射。

又到了每年惯例的洲际导弹测试时间,这个年年都有没啥意思,个人更关心的其实是,特朗普声称的重启核试验这盘大菜啥时候端上来。



最迷惑的是,这次才打了4200英里?因为弹道高度这种不公布的话,没法计算是否最大射程了。话说美国上次全射程民兵3都是啥时候了,不会真像有些专家猜测的,因为燃料劣化,已经打不出最大射程了。

也就是说,虽然这次发射虽然是成功了,但是老美这款民兵3的完备率,真的就是薛定谔的猫很难说。

不过老美老枪频频亮相,究竟意欲何为?

“美方在发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之前,提前向俄罗斯通报了相关信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5日的表态,意外证实了这场试射的特殊性。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一次“事先张扬的武力展示”。



“民兵”又译“一分钟人”,取名自美国独立战争中来无影去无踪的民兵。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一分钟即可投入战斗。如今这个代号被赋予了洲际弹道导弹,取其打击威力强、行动迅速之意。

这款上世纪70年代列装的导弹,已然47岁高龄。目前美国现役共有约400枚“民兵3”导弹,它们与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构成了美国“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民兵3”导弹弹长约18.26米,弹径1.67米。它最多能携带3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子弹头威力高达17.5万吨TNT当量——要知道,二战中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也才约1.5万吨。



最大理论射程1.48万公里,理论命中精度最高可达185米。这样的纸面数据还是很漂亮的——意味从美国本土发射,足以覆盖地球另一端的目标,误差不过一个街区。

但岁月在这款老将身上留下了痕迹。2010年,50枚“民兵3”导弹曾与指挥中心失联45分钟;2011年试射时,一枚导弹中途故障不得不自行炸毁。这些事故让人不禁怀疑:老迈的“民兵”尚能饭否?



美军自嘲这些发射井坐标早已暴露的导弹只有两个用途:消灭对手,或吸引对手的大部分洲际导弹。在精准核打击面前,它们的生存能力确实堪忧。

美国一名专家坦承,“与俄罗斯RS-28‘萨尔玛特’洲际弹道导弹相比,美国的‘民兵3’导弹就像是一个‘带有火箭发动机的牙签’。”

那么,为何还要不断试射这款老装备?美军宣称是为了评估“系统的可靠性、作战准备水平等”。但试射时机耐人寻味——就在特朗普10月30日表示要“对等启动核武器试验”之后不久。



普京在11月5日紧急召开联邦安全会议,讨论美国意图恢复核试验等问题。他强硬表态:“若美国或其他《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缔约国进行核试验,俄方必将在所不惜地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核威慑就像一场扑克游戏——你不时要亮出几张牌,提醒对手你手中的实力。

国际棋局的另一边,欧洲正陷入困境。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仅增长0.2%,德国经济零增长,法国虽增长0.5%却深陷政治危机。马克龙三年换了七位总理,内政混乱已牵涉欧洲防务合作。



“法国政治不稳定可能会危及法国和德国之间至少两项大型联合军事计划的实施。”《华盛顿邮报》警告。这些计划包括新一代战机与主战坦克的研发。

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在晃动。美国通过试射导弹展示核威慑的决心,俄罗斯则强调将继续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义务——尽管佩斯科夫没有说明,这种履行是否以美国不进行核试验为前提。

最后,美国人当然也知道他们的洲际导弹过于老旧,“民兵3”的替代者——“民兵IV”型计划据说已在艰难推进中,乐观预计2030年前列装,不乐观就难说了。因此在那之前,老迈的“民兵3”,还得继续站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某三甲医院男副院长与女眼科主任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男副院长与女眼科主任的瓜

吃瓜体
2025-11-06 09:22:47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诡谲怪谈
2025-04-30 23:32:55
竞争对手爆发终结雷霆 杨瀚森开拓者生涯提前结束

竞争对手爆发终结雷霆 杨瀚森开拓者生涯提前结束

体坛周报
2025-11-06 14:46:33
刚刚,20%涨停!利好消息,来袭!

刚刚,20%涨停!利好消息,来袭!

证券时报
2025-11-06 14:43:05
拆迁全面叫停?2025年以后,楼龄超过20年的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拆迁全面叫停?2025年以后,楼龄超过20年的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巢客HOME
2025-11-06 04:25:03
三星S26 Ultra:从直到弯再到圆!

三星S26 Ultra:从直到弯再到圆!

手机评测室
2025-11-06 12:01:24
25年“双一流”名单公布,多所大学无奈出局,目标院校上榜了吗?

25年“双一流”名单公布,多所大学无奈出局,目标院校上榜了吗?

王晓爱体彩
2025-11-06 13:25:57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纪中百大事
2025-11-01 21:13:44
这一次,英达终于反击高调宣布喜讯,众多明星前来捧场挣足了面子

这一次,英达终于反击高调宣布喜讯,众多明星前来捧场挣足了面子

以茶带书
2025-11-04 14:13:20
富商郭台铭母亲去世!不设灵不办公祭,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曾馨莹

富商郭台铭母亲去世!不设灵不办公祭,曾支持儿子娶小24岁曾馨莹

阿纂看事
2025-11-06 14:13:03
俄军夺取85%红军城,却没发现乌军主力:数千乌军全躲藏在哪里?

俄军夺取85%红军城,却没发现乌军主力:数千乌军全躲藏在哪里?

泠泠说史
2025-11-06 15:37:53
西部第2轰然倒下,湖人赢球有方法,4策略回报大,2人价值翻倍

西部第2轰然倒下,湖人赢球有方法,4策略回报大,2人价值翻倍

体坛大辣椒
2025-11-06 14:23:03
终于等到这天!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4岁郭晶晶喜讯,霍震霆说对了

终于等到这天!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4岁郭晶晶喜讯,霍震霆说对了

白面书誏
2025-11-06 10:42:14
米切尔46+8赛季新高骑士力克76人 马克西27+7+9探花14中3

米切尔46+8赛季新高骑士力克76人 马克西27+7+9探花14中3

醉卧浮生
2025-11-06 10:36:33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经典段子
2025-11-05 22:36:41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南宫一二
2025-11-06 13:38:57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阿龙美食记
2025-10-31 16:36:27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26:13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预期,种种迹象表明,周五A股随时会大变盘了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预期,种种迹象表明,周五A股随时会大变盘了

财经大拿
2025-11-06 13:35:16
造价10亿地标13.6亿起拍!广州圆大厦第三次上架找买家

造价10亿地标13.6亿起拍!广州圆大厦第三次上架找买家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11:51:15
2025-11-06 16:27:00
之乎者也小鱼儿
之乎者也小鱼儿
激扬文字,直击心灵
466文章数 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打车将手机遗忘车内 司机将手机"丢"到300公里外

头条要闻

男子打车将手机遗忘车内 司机将手机"丢"到300公里外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旅游要闻

你准备好去哪玩了吗?“最长”春节假期点燃文旅消费热情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