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创日更的第35天
今天看到有位朋友闲着没事算了算,假如一个深圳的普通打工人,税后月薪能稳定在 2 万,从 25 岁青春正好干到60 岁光荣退休,这么一算,总收入能达到 2×12×35 = 840 万。
乍一听,这数字是不是还挺唬人,感觉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了?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现实的巴掌 “啪” 地一下就扇过来了。
![]()
先瞅瞅这买房的开销,假如我们买个不大的两居室,算上 30 年的贷款利息,好家伙,至少 500 万就没了。在深圳这寸土寸金的地儿,房子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为了这个能遮风挡雨的小窝,半辈子的心血就这么搭进去了。
当然了,养娃也是一笔巨款。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大学毕业,奶粉、尿布、学费、兴趣班…… 往少了说,也得 150 万。孩子是咱的心肝宝贝,可培养他们长大成人,真不是件轻松事儿,每一笔开销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再说说出行和孝敬双方父母。
如果我们买个普通代步车,方便日常通勤。但养车成本也不低啊,油耗、保险、保养,一年下来费用不少,30 年算下来差不多 50 万。这还只是基本的出行需求,要是再有点小刮小蹭,修车又是一笔开销。咱还不能忘了双方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咱养大,咱孝顺也是应该的。一个月给 2000 块,给 20 年,差不多 100 万。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这点钱,是心意,也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到这里都感觉有点写不下去了。毕竟这么七扣八扣下来,840 - 500 - 150 - 50 - 100 = 40 万。35 年的辛苦打拼,最后就剩下 40 万。
而且这还是在一切顺遂的情况下,假设咱身体健康,不会因为生病花一大笔钱;假设不会失业,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工资;假设公司稳稳当当,不会突然倒闭......
但是如果我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谁能保证这些假设都能成真呢?这一算账,心里真不是滋味,难怪有人算完就失眠了。
这时候,一位后端开发的朋友站出来说:“从 25 干到 60 月薪还得 2 万,基本属于做梦,那个工作强度你干到 40 能受得了都是神人。” 确实啊,深圳的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强度普遍都不低。就拿互联网行业来说,996 甚至 007 的工作模式都不少见。长期高强度工作,身体很容易吃不消。到了一定年龄,学习能力、精力都比不上年轻人,想要维持高薪可没那么容易。
比亚迪的员工则提出:“破局点就是不买房了。” 这话乍一听有点惊世骇俗,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在深圳,房价实在太高,买房几乎耗尽了一个家庭的积蓄,还背负着巨额债务。如果不买房,压力瞬间能减轻不少。
![]()
还有个路过的网友也吐槽:“除了有编制的,啥工作能干到 60 多岁?”
我们仔细一想,现在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的员工,过了一定年龄,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优化。不像体制内工作,相对稳定,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基本能做到退休。但体制内岗位竞争也很激烈,想要进去也不容易。
那如果你是普通打工人,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该咋办呢?
首先,得合理规划财务,不能月光,每个月尽量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可以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让钱生钱。其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管在哪个行业,有本事才是硬道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这样即使面临失业风险,也能更快找到新工作。
最后的最后,在深圳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上,希望大家做好人生规划,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看完这里,其实评论区更精彩!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一点点共鸣,欢迎点击关注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