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省会的破局逻辑:兰州如何扛起西北振兴大旗?
省委书记定调“头雁论”!甘肃强省会战略进入攻坚期
从“吸血”到“造血”:兰州如何带动定西、临夏协同发展?
强省会的甘肃答案:既要产业高度,更要民生温度
兰州突围!一场关乎600万甘肃人未来的破局之战
![]()
近日,甘肃省强省会行动推进大会以高规格召开,省委书记明确强调“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要求兰州在全省发展中当好“领头雁”。这场会议传递出清晰信号:甘肃正举全省之力,通过系统性做强兰州破解发展困局。对于经济总量长期居后、人口持续外流的甘肃而言,强省会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西部省份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甘肃面临的发展挑战不容回避。近十年,全省人口净流出超过200万,人均GDP在全国排名靠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在资源有限、产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分散发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兰州作为省会,尽管GDP占全省28.8%,在西北地区首位度最高,但相比成都(37%)、武汉(35%)仍有差距。甘肃选择强省会战略,本质是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核心增长极,以应对人口外流和区域竞争压力。
![]()
产业突围: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力”
兰州正在打破传统“油烟经济”(石油、烟草)依赖,布局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石化产业领域,兰石化通过技术改造提升高端化工材料产能;在生物医药方面,兰州生物制品所的新疫苗生产线已投入使用。2024年上半年,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新增就业6.34万人。
![]()
科技创新成为关键支撑——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8.5亿元,9家“独角兽”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崭露头角。这些产业项目不仅夯实兰州经济基础,更为周边地区创造协同机会。定西的中药材通过兰州供应链外销,临夏的牛羊肉进入兰州超市,区域分工协作初现雏形。
![]()
民生温度:强省会的另一面
强省会不仅是经济数据提升,更关乎普通人生活品质。兰州曾因交通拥堵、供暖不足被调侃“兰州难”,如今通过“微更新”悄然改变。五星坪枢纽以巧妙的“微立交”设计破解69年平交困局,投资仅为原方案的1/25,拥堵指数下降4.47%。300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后,老旧小区室温从16℃升至22℃,冬季投诉量下降40%。一位城关区居民感叹:“以前在家穿棉袄,现在穿单衣!这才是强省会该有的温度。”这些变化让留守者享有尊严,也为外流人口返乡创造可能。
![]()
争议与思考:单一核心还是多点开花?
有人质疑强省会是否加剧地区不平衡。但数据显示,兰州与周边地区正在形成新的互动模式。兰白经济圈(兰州+白银)GDP已占全省45%,定西、临夏通过“菜篮子”“文旅后花园”定位,农业加工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超10%。27条断头路的打通、T3航站楼的建设,让区域物流成本下降30%。对于发展阶段的甘肃,先做强核心再辐射周边,比盲目追求均衡更务实。当成都、武汉开始“分权”时,西部弱省仍需聚焦核心引擎建设。
![]()
强省会的深层价值
甘肃的强省会战略,超越简单的GDP竞赛。它关乎为留守的600万甘肃人提供更好就业、更暖冬天、更畅交通;也为未来人口回流埋下伏笔。当沿海产业转移时,兰州新区集聚的海亮铜箔、德福锂电等项目,可能成为游子返乡的“跳板”。区域发展的真正公平,不是强行拉平差距,而是给落后地区一个变强的机会。
留给读者的思考:如果资源有限,甘肃该继续聚焦兰州,还是提前布局副中心?当成都、武汉开始“分权”,西部弱省是否只能走“强省会”这条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