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全国肉牛市场呈现价格小幅回落、供需双弱博弈的格局。截至月末,全国育肥公牛出栏月度均价25.80元/公斤,环比下降0.81%,市场供应增加叠加需求偏淡,推动价格进入弱势调整通道,但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遇仍值得关注。
供应端来看,本月肉牛出栏量保持高位,华北地区因饲草收购不足导致出栏压力增加,部分低质牛源流入市场进一步拉低价格。定点样本企业屠宰量达49273头,环比下降1.22%,北方屠宰企业开工略有下滑,而南方地区受降温提振,月末屠宰量增幅明显。出栏均重延续微增态势,10月均值664.1公斤,环比增长0.29%,东北区域体重提升尤为显著,为养殖端盈利提供一定支撑。
需求端表现平淡,终端市场对价格敏感度上升,经销商压价采购导致牛肉出厂价格稳中偏弱,热鲜牛肉统货均价61.15元/公斤,环比微降0.16%。批发市场到货量598.44吨,环比减少2.06%,但批发市场牛肉均价逆势上涨0.90%至66.26元/公斤,显示优质货源仍具溢价空间。进口市场方面,分割品价格跌幅在0.20-0.70元/公斤,持货商库存压力与下游采购谨慎形成博弈,成交价格承压下行。
盈利层面呈现分化态势,专业育肥利润环比增长1.48%至3301.59元/头,得益于出栏体重提升部分抵消了价格下跌影响;而犊牛养殖利润同比下滑6.69%,结节病疫情及后市预期悲观导致补栏积极性偏低。存栏数据显示,养殖户补栏以短期育肥母牛为主,繁殖母牛补栏意愿不足,长期产能恢复仍存压力。
展望11月,Mysteel预测育肥公牛价格或延续偏弱运行,月均跌幅0.10-0.20元/公斤,但随着气温下降,秋冬消费旺季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市场机遇集中在三个方向:南方屠宰企业可加强与华南、西南产地对接,把握鲜品供应增量;规模养殖可优化饲喂配方提升出栏体重,锁定盈利空间;进口商可利用低价冻品布局预制菜加工,挖掘差异化需求。
当前肉牛市场正处于供需调整的关键期,价格弱势背后是行业规模化转型的必然过程。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紧盯出栏节奏、库存变化及消费复苏进度,精准把握区域与品类结构性机会,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核心逻辑。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