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清先生以墨为魂,于尺幅间造乾坤,于皴染中寄襟怀。以下撷其五帧佳构,效古人品画之法,探构图、析技法、悟寓意,聊发一孔之见。
![]()
观其图,“远山如黛横天际,近松似虬踞石间”,构图取高远之势,主峰巍峨耸峙,辅以云气萦回,楼阁隐现,得 “深山藏古寺” 之幽寂。
技法上,山石用斧劈皴兼披麻皴,笔力苍劲如屈铁,墨色浓淡相济,显岩石之肌理;松枝以中锋勾勒,针叶森然,颇具 “黄山松” 之奇崛;红叶以朱砂点染,于万绿(墨绿)丛中烨然夺目,恰应 “万绿丛中一点红” 之典,却翻出新意,谓 “万山秋意中,丹红寄寸心”。
此帧寓意,在 “孤标” 与 “融和” 之间。松之挺秀,如君子立身刚正;红叶之灼,似志士热血拳拳。人生于世,当如松之坚韧,亦当如红叶般于群峰间绽放独特光彩,不随波逐流,亦不孤高自傲。正如《论语》云 “君子和而不同”,在天地大化中守己心、彰己志,方得精神之独立。
![]()
展卷见“云涛奔涌吞山去,孤阁岿然向碧霄”,构图以半边式出之,左側云墨泼洒,如大江奔涌,右侧孤阁踞于危崖,松枝斜出,群鸟翔集,有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之动感与静穆。技法上,泼墨写云,水墨交融,得 “米家云山” 之氤氲,又以焦墨勾阁、点松,对比强烈,恍若云涛中的砥柱。
其寓意在 “动静之辨” 与 “坚守之悟”。云之动,如世事无常;阁之静,若初心恒定。人生如行于云壑间,风波迭起时,当有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从容,守得一方精神楼阁,便如禅宗 “坐看云起时”,于喧嚣中得大自在。此帧暗合 “须弥芥子” 之典,小小孤阁,可容天地万象,方寸之心,能纳世间风云。
![]()
此图 “溪绕山行通古意,松临渊峙见高风”,构图取平远与高远结合,主峰壁立千仞,丹岩皴理分明,山下溪流潆洄,屋舍临流,松竹掩映,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隐逸气象。技法上,山石以赭石、墨色分层皴染,得 “斧劈” 之刚与 “折带” 之劲,树木以双勾、点叶法兼用,浓荫匝地,溪流留白,水势自见。
寓意在 “幽居” 与 “怀世” 的平衡。屋舍临流,如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的恬淡;山势雄奇,又暗含 “达则兼济天下” 的抱负。人生不必尽隐于林泉,亦不必尽逐于功名,若能于山水间养浩然之气,于尘世中存赤子之心,便如《庄子》“外化而内不化”,在入世与出世的张力中,寻得生命的圆融。
![]()
览此作,
寓意在 “色相” 与 “本真” 的叩问。泼彩之绚烂,如世间繁华;空谷之寂静,似生命本真。人生常为声色所迷,若能于 “空谷” 中聆听 “山音”(本心之音),便如禅宗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顿悟,在浓墨重彩的世相中,守得灵魂的澄澈。此帧暗契 “庄生梦蝶” 之思,孰为色?孰为空?心明则万象皆真。
![]()
观此帧,寓意在 “守拙” 与 “凌云” 的共生。松之守石,如君子守道;隼之击空,若壮士怀志。人生当如松,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执着;亦当如隼,具 “扶摇直上九万里” 的豪情。二者兼备,方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圆满,在坚守与奋进的交响中,写就生命的华章。
单玉清先生之山水,于构图则取法宋元,高远、平远、深远变幻无穷,得 “咫尺千里” 之妙;于技法则融贯古今,皴染、泼墨、泼彩诸法兼擅,显 “笔墨当随时代” 之思;于寓意则深契传统,或寄孤高、或表坚守、或悟禅机、或明壮志,皆在丘壑烟霞间,藏君子之德、哲人之思。
感谢阅读
蓝鹰书画公众号,每一幅作品都是时光的凝眸。快来关注,让心灵在艺术中沉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