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子到一条产业链
——记张掖饲草业的科技蜕变之路
在祁连山北麓,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深刻变革。
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32.8万亩,其中青贮玉米45.3万亩、苜蓿46.2万亩、燕麦和其他一年生牧草41.3万亩,年产青贮饲草183.6万吨、燕麦和苜蓿青干草65.9万吨。以“张掖肉牛”“肃南牦牛”“山丹羊肉”闻名遐迩的这片土地,如今正凭借其蓬勃发展的饲草产业,成为中国高端畜牧业不可或缺的“营养基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科技赋能:一粒种子的精益求精
走进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种子检测。这里每一粒种子的芽率、净度与纯度都经过严格把控。
“我们致力于提高国产种子化率,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该公司总经理何如帜表示,公司在产品研发上积极引进国内约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通过共建实验站、协同创新基地和科技小院,推动高端人才引进与科研合作。“为提高种子质量,投资引进了种子烘干塔和先进的色选设备,种子加工实现了从清选、比重分配到色选的全流程精细化操作,使种子质量从国标二级提升到一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介绍,公司目前推广21个燕麦草品种,其中8个为主推品种。近几年,已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2个为公司自主选育。合作选育的品种包括与中国农科院草业所合作的中草系列、与西藏农科院合作的藏燕系列,以及与青海大学合作的青燕系列。在产能与市场方面,公司年生产燕麦种子约3000吨,销售覆盖西藏、新疆、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燕麦主产区。
山丹县依托自主培育的高产抗逆品种,全县燕麦草良种繁育基地已达1.35万亩,良种化率超85%。企业通过“科研+生产”模式,使燕麦草种子进口率从2013年的97%降至64%,为保障我国草种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
规模化种植:35万亩饲草筑牢地方产业根基
“针对不同地区、降水量和生长期,我们公司开展了系统研究,实现了核心区域‘一种一策’品种布局。经持续繁育,当前燕麦品种品质已超过国家一级标准,达到与进口品种相当的水平。”山丹县天泽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金生表示。
依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等科研院校,该公司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建成专家科研工作站和实验基地。近几年,通过对本土品种的繁育、适应和驯化,成功转化出国审品种“鲁棉3号”以及省审品种“陇燕1号”“陇燕2号”,目前研发已推进至“陇燕4号”“陇燕7号”。公司构建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每年三四万亩的种植规模,每年可产出商品草近20万吨。
“山丹军马场具备独特的地域、气候与海拔条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燕麦草糖分积累与品质提升,因此我们的草产品主要供应全国各大牧场,尤其以奶牛场为主。”刘金生介绍,在种子销售方面,该公司主要以甘肃山丹军马场为核心市场,并覆盖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山丹县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大力发展以燕麦为主的牧草产业。目前,牧草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5万亩,年产量达30万吨。通过推广全程机械化收割与智慧管理,饲草机械化率达95%以上,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
产业链延伸:从田间到工厂的价值提升
在山丹县合方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经过分拣、粉碎、压缩、加密等工序的燕麦、秸秆饲草整齐地裹包码垛,陆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公司年收储牧草10万吨以上,加工饲草3万吨以上。”总经理张军介绍,产品销往青海、西藏、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多个奶牛养殖区域。
2025年,山丹县粮改饲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金487万元支持,用于补助规模化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场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山丹县入选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县,启动了总投资3.33亿元的四年规划。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技术团队深入8个乡镇定制“一场一策”,优选40余家企业主体,仅去年一年便完成投资1.01亿元。
如今,山丹县紧紧围绕“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山丹羊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并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次认定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3年开工建设的百万只肉羊屠宰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将形成“良种繁育+肉羊育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新模式。
![]()
新蓝图绘就: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目前,张掖市已建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饲草种植基地57个,万亩以上的大型基地6个。全市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已常年稳定在130万亩左右,年可生产优质青贮饲草170万吨以上,优质青干草(主要为苜蓿和燕麦草)60余万吨。“如此巨大的产量,不仅能够完全满足本市百万头肉牛工程所需的优质饲草料,还有大量富余,可以稳定供应河西走廊乃至全国的其他高端畜牧产区,张掖作为国家级重要优质饲草生产基地的地位已然确立。”市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技术推广站站长宋福超表示。
面对当前饲草产业存在的供需衔接、深加工能力及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张掖市及山丹县已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路径。未来将继续发挥在草种繁育方面的地域特长,持续巩固和扩大燕麦、紫花苜蓿等草种田面积,积极参与新品种繁育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将更加注重饲草产品的品牌建设和价值提升,鼓励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张掖辨识度的草产品品牌,推动产业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提升附加值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录 通讯员 宋福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