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已经发布,全文超过2万字,涉及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第十一大点第(40)小点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关,明确提到“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此可见,未来五年我国养老保险领域的重点将放在城乡居民养老金上。
![]()
与城镇职工养老金不同,城乡居民养老金主要面对农村居民,所以民间将这项养老金制度称为农民养老金,覆盖全国绝大部分60岁以上的农民群体。
相比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农民养老金的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人每月收入在150元至500元之间,有不少退休农民每月只能领取不到300元的养老金,这意味着光是靠养老金没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需要继续工作或由子女贴补。
那么十五五期间农民养老金能否获得较多的增长呢?从规划文件来看是有可能的,毕竟没有提城镇职工养老金,专门讲了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
按照现有制度,农民养老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个人缴费直接关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由财政贴补的基础养老金,主要和所在地区的地方政策有关。
给农民增加养老金主要指的是提高基础养老金数额。实际上这些年基础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各地政策不同,每年增加幅度在20元至40元之间。当然,经济发达地区多一些,如上海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65元,从1490元提高至1555元,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使得上海退休农民每月能够拿到的钱至少在2000元以上,年轻时缴费积极的人能拿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
不过,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收入最高的地区,各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即便经过这几年的连续调整,也就是在200元至300元之间。
![]()
因此,农民养老金要缩小与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差距,得扩大基础养老金的提高幅度。
如果在十五五期间的五年里,每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能够上涨50元至100元,五年后相比现在每个月能多250元至500元,鉴于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涨幅已经下降至2%(2025年为2%),两类养老金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一年加50元至100元会对社保基金造成较大的压力。我觉得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社保基金收支的确存在压力,但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国家的社保制度与西方不同,并非完全靠参保人缴费运营,财政每年都会投入资金补贴。
![]()
曾经,我们的投资主要是在“物”上;未来,这种格局会发生变化,更多财政资源将放到“人”上,像今年推出了育儿补贴以及学龄前大班免保育费的政策,都是“投资于人”的直接体现。
所以我相信更多的钱会花在“人”身上,而补充社保基金以提高广大退休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是一条明确的“投资于人”的路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