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5℃升温红线几近失守,悬崖边的地球能否“再退一步”?多国强烈反对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全球变暖的幅度正在突破《巴黎协定》所明确的阈值——1.5℃。一些科学家试图重新设定一个新的升温上限,但这绝非所有人的想法,有些人的态度甚至针锋相对。

这个让气候学家困惑的问题,生活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类比——爬山时,你一定会告诫孩子“离悬崖远一点”。但“远一点”意味着什么?他究竟走到哪里,你会开始大声呼喊?

同样,当我们即将越过气候意义上的警戒线,要不要重新再划一道警戒线,这究竟是无奈的妥协,还是明智之选?


突破红线,面前只剩要死守的底线

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开始,到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人类为应对气候危机划了一条1.5℃的升温警戒线。也就是说,要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和工业革命前相比)控制在1.5℃以内,否则就会带来诸多灾难性后果:更频繁更猛烈的极端天气事件、不可逆的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温水珊瑚礁的消失、亚马孙雨林退化……

然而眼下,我们已经踏入“危险区”。短期来看,全球变暖的波动已触及甚至越过1.5℃红线;长期升温突破1.5℃也几成定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年10月承认:“未来几年,我们无法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

失守1.5℃之后的世界该何去何从?

根据《巴黎协定》,1.5℃是全力以赴的目标,2℃则是必须严防死守的底线。更准确地说,按照《巴黎协定》的字面意思,气温增幅必须“远低于2℃”,但“远低于”显然是个极富语言艺术的承诺。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乔里·罗杰尔的话说:“如此措辞在当时是破题之举,因为模糊目标对各国来说都更能接受一些,但它留下了巨大的解释空间。”

罗杰尔担心,如果不能尽快明确“远低于2℃”的具体涵义,各国有可能直接把2℃拿来作为新的临界值。要知道,各种用于实现2℃目标的解决方案,成功率只有50%;因此如果瞄着这根线行事,那最终我们很有可能越过极限,而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另一位帝国理工学院学者罗宾·兰博尔表示:“在一个1.5℃已经被突破的世界里,我们亟需划定下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

在罗杰尔与兰博尔看来,国际协定文本的解读,通常需要依据普遍的理解来进行,既然《巴黎协定》承诺将气温升幅控制在远低于2℃的水平,那从大多数人的视角看,2℃关口必须万无一失——任何“显著超标”的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

退守1.7℃,让“远离2℃”得到新护栏

多高的超标风险,算得上“显著”?就目前来说,有两种基于科学模型的情景推演,分别预测了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概率,其中一种的结论是66%,另一种是90%。兰博尔直言:“66%与90%可谓是天壤之别。”

不确定性源于两种情景推演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基本假设之上,碳排放控制越严格,实现2℃目标的概率就越高。

不同概率则对应着不同的“峰值气温”——用罗杰尔与兰博尔的话说,“峰值气温”指的是我们在为地球降温采取任何措施前,全球升温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可以说,它就是那个能将“远低于2℃”具象化的精确指标,可以为实现气候目标提供更清晰的边界,也能更好地呈现不同模拟情景的差异。

在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中,罗杰尔与兰博尔评估了四种2℃气候模型情景,分别计算出以66%、83%和90%概率实现2℃目标所对应的中位数峰值气温。举例来说,其中一个模型显示,若要以66%的概率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下,那么峰值气温就不能超过1.83℃;如果追求90%的概率,峰值气温则是1.54℃。

综览所有模型后,两位研究者得出结论:以83%的概率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可被视为兑现了“远低于2℃”的承诺,而这个概率所对应的中位数峰值气温大约是1.63℃至1.67℃。

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戈特弗里德·基尔申加斯特和莫里茨·皮希勒近期撰文称:应将1.7℃作为峰值气温的上限,以实现“远低于2℃”的目标,因为该数值符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的“有83%概率实现2℃”的目标。

基尔申加斯特说,过去,1.5℃目标是明确的警戒线;现在如果将1.7℃确立为新标准,那么“远低于2℃”也就有了清晰的护栏。确立这一变暖新上限,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计算剩余的碳排放预算,并据此规划转型路径:“制定政策需要这样的指引标准。”

接下来的问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有多大?鉴于当前政策将使全球在本世纪末面临2.6℃的升温,要守住1.7℃无疑极具挑战性,但也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评估,在最乐观的情景下,假设所有国家都切实履行气候承诺,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将稳定在1.9℃;若要实现1.7℃的目标,各国需付出超越现有承诺的努力。

争议不断,问责和行动比划线更重要

尽管一部分科学家开始认同“远低于2℃”意味着1.7℃的峰值气温,但仍然有很多人反对在1.5℃之后另立新的升温上限。

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气候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施洛伊斯纳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认知尚浅,不足以支撑如此精确的气温目标设定;地球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敏感度也有太多变数,未来全球变暖的实际速度可能远超预期。他认为我们必须谨防过度自信,设定一个精确的温度目标会传递出一种我们完全掌控局势的错觉,但事实并非如此。

施洛伊斯纳认为,当务之急是追究各国未能实现1.5℃目标的责任,比如计算出那些突破阈值国家所累积的“碳债务”。他说:“如果我们无法建立起对错失1.5℃温控目标的问责机制,那就是在辜负《巴黎协定》。”

低收入国家,尤其是那些曾全力推动在《巴黎协定》中写入1.5℃目标的小岛屿国家,也很有可能强烈抵制重新设定气候目标的企图。帕劳常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小岛屿国家联盟主席伊拉娜·赛义德表示,如果全球升温超过1.5℃,海平面上升和珊瑚礁死亡将对她所代表的国家构成生存威胁。

赛义德强调:“对小岛屿国家联盟而言,1.5℃就是生死线,是必须死守的目标……其他任何提议都是扰乱我们工作的杂音。”

曾任巴西联合国气候谈判代表、现任职于气候政策智库“塔拉诺阿”的娜塔莉·安特斯特尔指出,如果将升温上限调高到1.7℃,无异于向各国政府与市场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失败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场与气温的竞逐尚未结束,有人却想要重划球门线,这样做只会瓦解政治意志,混淆公众认知,让控温行动的失败被视为理所应当。”安特斯特尔说,此时设立新的温度目标,恰恰会制造出化石燃料利益集团所乐见的认知迷雾。他认为,1.5℃的限值不仅仅是一条科学警戒线,更是数十亿人的生死线。“如果说当下我们应该做什么,那就是加倍行动,而非退守到下一个关口。”

并非放弃,期待1.5℃目标“失而复得”

无论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场关于应该“坚守1.5℃”还是要“放宽标准”的界限之争。因为在罗杰尔看来,即便引入新的温度目标,1.5℃仍将是全球必须坚持的长期核心指标。他说:“1.5℃目标永远不会消亡,我们永远要为之努力。即便它被暂时突破,我们也不应失去向目标奋进的决心。”

实际上,把1.7℃的新阈值正式写入联合国气候体系不仅会引发伦理争议,在实操层面也极为困难。安特斯特尔认为,这意味着要重新修订《巴黎协定》,并获得200多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因此,本月将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的COP30峰会上,1.7℃被正式列为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作为会议东道主,巴西面临压力,他们需要敦促高碳排放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更具雄心的气候计划,以弥合1.5℃目标与当前升温轨迹之间的缺口。

2015年《巴黎协定》起草时,1.5℃是个充满挑战但有望达成的数字;而今,几乎所有气候模型都显示:人类肯定会先失守1.5℃几十年,然后再通过碳捕集等技术在本世纪末将升温幅度重新控制在1.5℃以下。

罗杰尔强调,澄清“远低于2℃”的涵义,并非是要取代1.5℃的目标,而是为了在不可避免地突破极限的情况下,为全球设定一个升温的最高限度,然后再把气温拉回安全区间。

如果说1.5℃是绝境前的警戒线,2℃是真正的悬崖边,那么目前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或是要冒多大的风险。

原标题:《1.5℃升温红线几近失守,悬崖边的地球能否“再退一步”?多国强烈反对》

栏目主编:许琦敏 文字编辑:金奕伶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来源:上观图库

来源:作者:刘迪一/编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宏哥谈商道
2025-11-06 19:00:03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7 11:50:03
140国确定出席,特朗普不来了!中美代表正面交锋,耿爽不再客气

140国确定出席,特朗普不来了!中美代表正面交锋,耿爽不再客气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7 12:17:47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官方通报知情人透露细节,女方漂亮大方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官方通报知情人透露细节,女方漂亮大方

文史道
2025-11-08 09:05:19
不装了?大陆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语出惊人,公开喊出“武力保台”

不装了?大陆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语出惊人,公开喊出“武力保台”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8 12:59:02
全运会混双八强-黄镇廷,杜凯琹大获全胜,三大世界冠军出局

全运会混双八强-黄镇廷,杜凯琹大获全胜,三大世界冠军出局

李虰手工制作
2025-11-08 13:58:55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09:33:43
降息,突发!美联储大消息,美股,尾盘突变!

降息,突发!美联储大消息,美股,尾盘突变!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8 07:59:32
官宣手术!赛季报销!湖人躲过一劫!詹姆斯也突然...

官宣手术!赛季报销!湖人躲过一劫!詹姆斯也突然...

左右为篮
2025-11-07 12:18:45
中方刚下单4船美豆,美财长对华警告:不许出尔反尔,否则就加税

中方刚下单4船美豆,美财长对华警告:不许出尔反尔,否则就加税

杨门灼见
2025-11-08 14:03:19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威少连续三场20+分要追溯到两年半前!队记盛赞:全明星级别表现

威少连续三场20+分要追溯到两年半前!队记盛赞:全明星级别表现

Emily说个球
2025-11-08 14:42:12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朱吉华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朱吉华被查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23:28:08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四月十九
2024-09-03 17:10:30
明里紬:我心目中的岛国女神天花板!

明里紬:我心目中的岛国女神天花板!

素然追光
2025-11-08 04:25:03
视频到底是谁拍的?全网都在找破绽,有三种可能性!

视频到底是谁拍的?全网都在找破绽,有三种可能性!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07 21:30:24
特朗普愤怒不已,一连串麻烦都来了

特朗普愤怒不已,一连串麻烦都来了

山河路口
2025-11-07 12:42:45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君笙的拂兮
2025-11-07 01:35:16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大陆送出大礼!民进党执政根基将被动摇,赖清德向大陆发出请求

大陆送出大礼!民进党执政根基将被动摇,赖清德向大陆发出请求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8 01:05:32
2025-11-08 14:56: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20800文章数 44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南非对白人搞"屠杀" G20峰会美国不去了

头条要闻

特朗普:南非对白人搞"屠杀" G20峰会美国不去了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游戏
亲子
家居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IDC发Q3国内数据,vivo夺冠,苹果第二

《死亡搁浅》发售6周年!小岛激动发一堆表情

亲子要闻

爸爸告诉3岁女儿,妈妈以前是她们幼儿园老师,女儿的反应绝了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