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越来越冷,街边的大爷大妈就开始说立冬不吃这个病邪就不找麻烦,我琢磨着这些老规矩到底靠不靠得住,翻了翻老一辈留下的说法,发现里头确实有些门道,立冬是藏的开始,可为啥有些菜得忌口,咱先不讲那些大道理,单说说这四样东西为啥得少吃。
![]()
小时候立冬那天,奶奶总把冰箱里的韭菜全倒掉,说这时候吃韭菜等于往火上添柴,韭菜本身性子烈,立冬后天冷了,吃多了容易上火,尤其是大棚里长的,味道发苦,也没春天那会儿嫩,换成白菜就踏实,霜打过的白菜帮子甜,炖豆腐粉条,热乎乎的。
![]()
再比如螃蟹,秋天满街都是大闸蟹的广告,立冬后老人们就常说蟹腿寒,螃蟹性凉,这时候吃容易闹肚子,尤其是冰鲜的,肠胃不好的人吃一次,能难受好几天,换成羊肉锅贴就合适,羊汤一喝,热乎乎的,从头暖到脚。
![]()
西瓜夏天吃是解渴,立冬后吃就不太对劲,大棚里长的虽甜,可冷气往肚里钻,喝口热水也压不住,不如嚼根甘蔗,甜得自然,喉咙也舒服,北方人立冬啃甘蔗,图的就是个踏实。
![]()
酸菜倒是酸得开胃,可现在超市里腌得快,亚硝酸盐多,吃多了还咸得慌,大葱这时候更合适,葱白一炒,辣味一散,寒气就退了,老人们总说,立冬的葱,比人参汤还管用。
![]()
其实这些禁忌说白了就是跟着节气走,立冬之后阳气藏起来,吃该吃的东西,身子才跟得上季节,超市里反季菜是多,可老规矩提醒我们,吃口热乎的,别跟天气硬扛,冬天冷是自然的,病痛不该是冬天的常态。
最后多穿点总没坏处,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比啥都强,立冬一过,咱就得像熊一样窝着,把身子捂暖和了,才能熬到春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