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23年,我才拥有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浴巾。
我给大女儿买过很多条浴巾,大大小小,而我就一直用她不用了的旧浴巾,从没想过给自己买一条新浴巾。
前两年我从广州搬去杭州休养,有一天情绪特别低落,我就去充了个热水澡。当我拿出那条大女儿出生时用的浴巾,已经发硬的浴巾裹在我的身体上,让我愈发难过。从我手上花出去的钱至少两三个亿了,我却没有为自己买一条柔软舒适的浴巾。
闺蜜得知后十分惊讶:“你又不缺买个浴巾的钱,为什么没有呢?”
我愣住了。是啊,为什么?
![]()
回顾这些年,我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有没有钱”,而在于一种深层的“不配得感”。
我总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把课讲得精彩,把项目运营出色,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我懂得如何努力赚钱,却从不懂得如何把这些钱自然地花在自己身上。
仿佛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你值得辛苦,值得付出,但不值得轻松地享受。
浴巾背后的觉醒
那天我为自己买了一条很大的质地特别柔软的浴巾,挑了自己喜欢的颜色。
我泪流满面——不是喜悦,而是为自己感到一种迟来的心疼。我挣了那么多钱,却在自已身上几乎没花过什么。
更可悲的是,即使到现在,我有时还是会在小事上犹豫。前阵子一直想吃牛肉干,却拖了好几天,直到某个深夜才想通:“我不该这样对待自己。我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能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吗?哪怕它只是一包牛肉干。”
这份觉醒来得太迟,却终究是来了。
![]()
成为母亲后,我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再让孩子重复我的路。
我从不拿物质奖励孩子。我给孩子的所有东西,只基于两个条件:
第一,我有能力给;
第二,我想给。
绝对不是因为孩子哪里做得好、表现优秀才给。
我要让孩子知道:你值得被爱,不是因为你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这是我最想告诉孩子的话。那我们如何在日常沟通中,真正将这份“无条件的爱”与“完整的自我价值感”传递给孩子,而非重复旧路?
![]()
答案藏在我们的每一次对话里。我的《智慧父母亲子沟通课》为你揭示答案:用能滋养内心的语言,激发孩子内在动力,替代操控行为的奖励,让孩子真正建立起“我值得一切美好”的底层自信。
当我开始舍得,我反而更敢赚钱了
有趣的是,当我开始允许自己享受物质、不再用“用不坏”来将就时,我对待事业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不再只是为责任、为别人而赚钱,而是开始为“我值得更好的生活”而赚钱。
这种从“牺牲感”到“配得感”的转变,让我变得更从容、更有力量。我依然努力,但不再充满匮乏;我依然拼搏,但心中有了温度。
如今,我依然在学习爱自己的路上。但至少,我明白了:
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必需;
不是奢侈,而是本能。
舍得为自己花钱,不是浪费,而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把最好的留给别人,把自己放在最后——请今晚就去做一件你一直想做却觉得“不值得”的小事。
买那条柔软的浴巾,点那份想念已久的牛肉干,预订那场心心念念的旅行。
不要等到“更有钱”、“更成功”、“孩子再大一点”。
爱自己的最好时机,永远是现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