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都希望邻居强大,但俄罗斯是个例外,这个北方邻国,在俄乌战场上赢了,会自信心爆棚,历史上摩擦不断,若是败了,可能像苏联一样解体。
这就更麻烦,成了一个难解的困局,2025年,随着战争耗尽俄罗斯的国力,这个困局正逼近现实。
为何邻居的强弱都是麻烦?远东那700万土地会怎样?
![]()
隔壁老王家的烦心事
2025年10月,俄乌战争已拖垮俄罗斯,其利率飙升至23%,财政赤字高达4.2万亿卢布。
为何它的衰败让中国如此揪心?这正是每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乎国家未来。
让我们先看清,这位邻居到底怎么了。
![]()
俄乌战场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已是三年多的泥潭,俄罗斯部队一开始冲得飞快,但很快就在基辅城下受阻。
乌克兰靠着西方援助硬顶,双方陷入残酷的拉锯战,马里乌波尔的巷战,巴赫穆特的绞肉机,耗尽了双方的精锐。
![]()
更致命的是,西方一轮轮的制裁,正从内部掏空俄罗斯,美国禁俄石油进口,欧盟第19轮制裁接踵而至。
俄罗斯石油收入掉了三成多,经济陷入冰窟窿,2025年的预算赤字,更是高达惊人的4.2万亿卢布。
![]()
军费砸进去上千亿美元,国内民生却捉襟见肘,超市里东西短缺,民众买面包都得排队。
国际货币基金预测,俄罗斯今年的经济增速,只有可怜的0.9%,这口气,我们喘不上来,因为衰败几乎是定局。
![]()
地窖里的存粮
邻居的衰败,为何让我们如此揪心?因为他的院子里,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存粮。
这片土地,就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面积高达694万平方公里,比整个澳大利亚还大上一圈。
![]()
可这里的人口,却只有区区800万,还没北京市人多。地广人稀的背后,是令人咋舌的资源储量。
这里的石油、天然气,占俄罗斯总量的17%和27%,森林覆盖率超过四成,金矿、铜矿到处都是。
![]()
这简直就是上帝埋在地下的战略宝库,对中国而言,远东更是能源和安全的双重命脉。
中国每年进口的原油,有五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天然气更是占了进口总量的15%,是工业的血液。
![]()
中俄原油管道,从泰舍特一直延伸到大庆,每年3000万吨的供应量,支撑着东北的工业运转。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从恰扬金气田接到黑河,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是华北冬天取暖的保障。
![]()
这些管道,就是埋在地下的能源大动脉,一旦远东陷入混乱,这些血管随时可能被切断。
能源管道中断,东北的冬天怎么办?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
![]()
除了能源,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更是直接的挑战,这条漫长的线,从黑龙江一直延伸到内蒙古东部。
哈尔滨、长春、沈阳这些重镇,离边境线并不远,一旦那边乱了,难民潮、武器走私、黑帮横行,都会涌过来。
![]()
我们东北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产区,将直接暴露在混乱面前,地窖里的存粮,平时不起眼,战时定生死。
![]()
祖辈留下的账本
这口气,其实在历史里早就憋过,每个学过历史的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张地图。
上面清晰地画着,哪些地方曾经属于我们,从康熙年间的尼布楚谈判,到沙俄的炮舰威胁。
![]()
短短两百年间,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了,1858年,沙俄将军穆拉维约夫趁火打劫,逼着签了《瑷珲条约》。
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被拿走了。两年后,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俄国人假惺惺来“调停”。
![]()
反手又逼着签了《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又没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海参崴,被改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统治东方”,听起来就扎心,这是账本上最扎眼的一笔,是民族的旧伤疤。
![]()
但今天我们提它,不是为了翻旧账,更不是为了收复失地,2004年的边界补充协定,已经从法律上解决了领土问题。
我们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特别是“弱国无外交”的惨痛真理,沙俄当年能拿走百万国土,就是看准了清朝的虚弱。
![]()
苏联解体时,远东同样乱成一锅粥,权力真空出现,地方武装抢油井,寡头争地盘。
武器走私、难民潮,一度让中国东北门洞大开,历史的账本告诉我们,邻居的衰败,比强大更危险。
![]()
因为它会制造混乱,而混乱会跨越国界,但历史不只是用来反思的,更是用来指导行动的。
苏联解体时,列宁其实曾三次想将远东还给中国,虽然未能实现,但这份善意,我们记在心里,它提醒我们,历史虽有伤痛,但也有温情和可能。
![]()
院里的防御工事
与其祈祷邻居不倒,不如自家院里备好砖瓦,面对最坏的可能,中国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这并非觊觎邻居家产,而是加固自家门户的防御工事,第一道工事,是能源安全的多腿走路。
![]()
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远东这一个篮子里,在继续深化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同时,必须加快步伐。
中亚的天然气管道要再多修几条,中巴经济走廊的油气管道要提上日程,同时,扩大从委内瑞拉、伊朗、沙特的海运LNG进口。
![]()
国内的石油战略储备,也得再往上提一提,能源上,多条腿走路,才能在任何风浪中都站得稳。
第二道工事,是边境安全的铜墙铁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的边防力量必须顶上去。
![]()
无人机、电子监控系统要全面升级,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哨所密度增加30%,24小时巡逻成为常态。
坚决把任何混乱的苗头,都挡在国门之外,第三道工事,是经济纽带的稳定器。
![]()
远东越是可能乱,我们的经济联系越要扎根,要保护好中国企业在远东的投资,保持边境贸易的畅通。
将来不管远东是谁当家,只要他的经济命脉握在我们手里,他就得考虑我们的利益,经济纽带,有时候比枪炮更管用。
![]()
第四道工事,是外交上的多点开花,我们当然要继续和莫斯科中央政府打交道。
但同时,和远东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畅通的联系,让他们明白,和中国合作,保持稳定,才有饭吃。
![]()
万一局势突变,我们不至于抓瞎,能立刻找到对话的人,这些工事,不是在挑衅,而是在守护。
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守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历史敬畏,未来负责,这是大国的担当。
![]()
结语
历史的账本告诉我们,邻居的衰败比强大更考验智慧,未来地缘的比拼,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的家底更厚。
面对这场百年变局,你认为中国最重要的“防御工事”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