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曹也倾
编辑:张劳动
第八届东京纪录片电影节将在2025年12月6日到19日在东京新宿K’s Cinema举行。今年长篇单元入围了11部,短片部门21部,人类学·民俗影像单元10部。邓茂荣作品《晚夏的蝉》入围了长片单元,刘春雨作品《翁丁》入围了人类学·民俗影像单元,
![]()
东京纪录片电影节已步入第八个年头。今年同样地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在此汇聚。
在面对这些国内外的优秀作品时,我们再次体会到纪录片那最根本的意义——铭刻于生命的当下与其留下痕迹的时间之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既迎来了因作品放映而由衷喜悦的获奖者,也经历了与我们并肩前行、同甘共苦的同行者离世的悲伤。悲喜交错之中,我们依然深信,那些捕捉着人与世界的“此时此地”的影像,正超越着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以普遍的存在方式触动着人心,将我们再次连结在一起。
诚邀您观赏本届的上映作品。
东京纪录片电影节 策展人代表
佐藤 宽朗寄语)
长片单元
作品介绍
![]()
《晚夏的蝉》
时长:68分钟
导演:邓茂荣
放映时间
12月10日 14:40
12月13日 11:40
放映地点:东京新宿K’s Cinema
新宿站东南口楼梯下方,沿甲州街道,进入左侧的Docomo店铺
放映
放映
影片简介:
在中国贵州省的侗族聚居地岩洞村,至今仍保留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以及代代相传的“大歌”传统。
然而,城市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也逐渐席卷而来,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向往都市生活。吴良植便是其中一员。怀抱着由“大歌”滋养的记忆,他在背负传统的同时,决心在城市中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
影片以这对夫妇的奋斗与分歧为线索,通过展现现代中国人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选择,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对传统与家庭观念的态度。
导演介绍:
邓茂荣,出生于中国贵州省。通过重新拍摄与再编辑的方式,完成了作为在日本映画大学就读期间的毕业作品《晚夏之蝉》
导演寄语:
我出生于贵阳,成长在远离母亲侗族故乡的城市。生活在都市中,传统对我而言始终像一抹遥远的影子。
拿起摄影机,并非为了文化保存,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归属。
在追随一个侗族家庭的过程中,我在他们的仪式与笑声里,重新找到了那个被埋藏的自己。
这部作品并非民族志,也不是怀旧的记录——而是一场关于世代与村落、城市与乡土、过去与当下的自我对话。
我相信,即使是微弱的声音,只要真诚,也能跨越边界,传递共鸣。
人类学·民俗影像单元
![]()
《翁丁》
(The Last Tribe In China)
时长:130分钟
导演:刘春雨
放映时间
12月11日 15:35
12月18日 10:00放映
地点:东京新宿K’s Cinema
新宿站东南口楼梯下方,沿甲州街道,进入左侧的Docomo店铺
作品简介:
翁丁,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个美丽的村庄在人类学家眼里被称为“人类的童年”,这里有人类情感最初的样子。
翁丁是个母体,是一个有着原始血脉的母体,她的族人在她的保护下生活了三四百年。在翁丁,每一个孩子都是另一个成年人的童年,孩子们爬过的树,戏水的池塘,青年时谈恋爱的“撒拉房”……,这一切几百年没有变过,翁丁的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在另一个时空下的影子,翁丁孕育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佤族人。
当外来的“闯入者”来到这个部落,为这里的佤族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奇,这新奇的背后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忧虑,当新的文明席卷而来,猝不及防的翁丁也产生了分裂,直到族人散尽,这个母体最终失去了真正存在的意义。
最后一场大火,翁丁涅槃而去!
![]()
导演介绍:
刘春雨:2003年大学毕业就职于北京国企,后入职央视从事纪录片制作,于云南大学东亚视觉人类学研究所及栗宪庭电影学校学习。目前从事以视觉人类学为主题的影像创作,《翁丁》(Omidang: The Last Tribe in China)是他的首部纪录长片。
![]()
导演寄语:
通过长达十余年的拍摄,我亲眼见证了翁丁村的变迁。村长杨艾那(Yang Aina)经历了面对外部世界的种种情感——从被认可、被接纳,到拒绝与抗争,再到对强制迁移的顽强抵抗。他一直守护着祖先留下的村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带着对祖先的愧疚离开了人世。
许多村民为了摆脱贫困,迁往政府新建的村落——那里被承诺将给予保护与照顾。他们自此再也没有回到翁丁。佤族世代居住、延续近三百年的古老村落,这片祖先的故乡,终被遗弃,最终毁于一场大火。
关于宫本馨太郎奖
“人类学・民俗影像单元”的最高荣誉“宫本馨太郎奖”,以日本影像民俗学的先驱——宫本馨太郎命名。
![]()
宫本自战前起便以9.5毫米摄影机记录日本各地的民俗与民具,他的工作不仅是保存,更是对“生活之美”的理解与尊重。该奖项延续了这一精神,鼓励当代影像创作者以敏锐与谦逊的态度,探寻文化的根与人类的多样面貌。
该单元所征集的作品,多以民族志与民俗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影像探讨少数民族群体、传统文化的形态与变迁、身体实践、视觉民族志方法以及跨文化交流与现代化进程等主题。
![]()
人类学·民俗影像所关注的,并非仅仅是对“他者文化”的记录,而是文化与社会在流动与变动中的存在方式。它试图以影像为媒介,追问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信仰与社会结构之中——如何维系生活的意义,如何以日常的形式回应世界的变迁。
![]()
东京纪录片电影节(Tokyo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是自2018年起举办的纪录片专业影展,由从事纪录片信息传播的独立团体(common-interest association)neoneo编辑室成员为核心策划。
影展每年举办一次,设有“长篇”、“短篇”、“人类学・民俗影像”三个竞赛单元,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选片,并同时策划结合社会现象与纪录片历史的特别放映。
近年,电影节也将活动范围扩展至大阪,举办“东京纪录片电影节 in OSAKA”,以历届获奖作品及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为主进行放映。
目前,电影节事务局由neoneo成员及一群怀抱热忱、以推动纪录片影像文化的发展与活性化为志的志愿者共同运营。
内容来自东京纪录片节官网
![]()
![]()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