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紫沐,这是我第471篇日记。
楼市环境依然严峻。
1.断供率翻倍。
根据中行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平均断供率是3.7%,对比22年的1.6%,翻了一倍多。
而且这个数据,是美化过的。
有亲身了解市场的都清楚,从年初开始,银行就改变了断供的处理方式。
以前是直接法拍,现在房价跌得猛,资产抵不上负债的太多,为了维持坏账率稳定,变成了冷处理。
所以真实断供率,肯定比3.7%要高,三四线城市很多都超5%。
![]()
2.卖房要贷款。
这是资不抵债,在个体上的残酷表现。
最近有媒体做了专题采访,有业主19年400万买的房,1.4万的月供供了6年,现在市值跌到220万,待还房贷还有230多万。
由于惨遭失业,月供扛不住只能卖房,却被告知需要先借10几万信用贷把差价填平才能售卖,很心塞。
400万的房子,首付100多万,普通上班族保守要攒10年。
加上6年辛苦还贷,还有新增的10几万信用贷,为了一套房子,业主赔上了接近20年人生。
自住买房是错吗,被裁员失业是错吗,肯定不是。
那问题出在哪里?该维持市场稳定的人,没有履行它的义务。
这件事有没有偏乐观的解读?
有的,断供率增高,资不抵债的人变多,很可能是楼市即将触底的信号。
因为只要还能扛,有房一族都不会选择现在下牌桌。
毕竟代价太大,意味着放弃所有翻盘希望,一把亏掉20年人生。
这么一来,二手供应就能得到控制,踩踏情况会得到缓解。
另外从操盘手的角度,要是再不出手,被房子毁掉20年的群体越来越多,容易出问题。
所谓的提振经济、促进消费,更是一纸空谈。
在楼市和经济互为绑定的关系下,不抛弃任何一方,是最好的选择。
![]()
但楼市想企稳,还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供需。
就算二手供应摁下暂停键,新房停不下来,房价也很难稳。
城光就是最好的例子,房子本身没问题,学铁商都很优秀。
但隔壁未来方洲二期一出来,还是被打残了。
几乎同规格的学铁商,人家得房率升级到120%,上千套货随便挑,价格还可能低至3字头,压根就没法打。
所以最新二手成交价,跌到2.9万了。
虽然是二楼的价格,但保守浮亏也有40%。
三成首付买入的,几乎都成了负资产。
像城光这种好盘都能沦为负资产,广州比它更惨的房子只会更多。
这不是选筹的问题,而是天量供应+放开得房率+降地价,共同导致的结果。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广州二手均价已经回撤到16年,对比21年高位回撤了34%。
老黄埔已经证明了,只要天量供应,再好的房子也扛不住冲击。
那最近拍地的广氮和大石,周边二手大概率又要承压。
所以我常说,何时在土地财政和市场供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楼市止跌回稳真正的关键。
高规格便宜新房根本买不完,就没人会买二手。
二手跌跌不休,楼市就没法企稳。
就目前的经济、情绪和供需,明年能完成触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