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两岸经贸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一锅老汤,越熬越稠。2023年那会儿,大陆商务部突然出手,对台湾地区设置的贸易壁垒来了一场大调查,直接点名了从农产品到高科技产品的上千项限制。
芒果这种日常货色出口台湾得等45天检验,半导体材料报关还被卡脖子,调查从4月12日启动,历时八个月多,到12月15日就给出结论:台湾地区的这些措施违反WTO规则,大陆直接暂停部分ECFA关税优惠,首当其冲的是石化产品那12个税目。
消息一出,台北股市应声下跌,台积电股价那天下滑超5%,市值蒸发好几百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2022年两岸贸易额高达2381亿美元,台湾对大陆顺差1200亿,这么大的蛋糕,谁也不想轻易砸了。
![]()
但这只是开头,2024年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又发公告,进一步中止134项产品的ECFA关税减让,从6月15日起生效,涵盖润滑油基础油、纺织机械、钢铁制品啥的。
台湾经济部门那边赶紧表态,说这会扭曲两岸经贸关系,还估算这些产品输大陆金额约98亿美元,税率恢复到1%到12%不等。岛内工商界叫苦不迭,传统产业订单下滑,纺织厂开工率掉到谷底。可大陆这边逻辑清楚:既然台湾地区不断加码对大陆商品的进口配额和技术审查,就得对等回应。
ECFA本是2010年签的框架协议,本意是互惠互利,但如今成了博弈场,暂停优惠不是断桥,而是提醒大家,规则得对等遵守。外媒像BBC和华尔街日报都跟进报道,说这波操作让台湾地区出口压力山大,顺差缩水3%以上,半导体以外的产业首当其冲。
![]()
壁垒调查背后的产业链隐忧
贸易壁垒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层层的无形关税,表面看是农产品卡壳,骨子里直戳高科技命门。商务部调查覆盖2455项商品,从芒果的超长检测到机械设备的进口障碍,全都扒了个底朝天。
福建和江苏的企业反馈最多,大陆芒果堆在冷库里变质,硅晶圆材料在台湾港口躺平三周,成本直线上升。2023年10月9日,调查还延长了三个月,到2024年1月12日收尾。
最终结论一锤定音,台湾地区这些措施不光违规,还扭曲了市场准入,大陆暂停ECFA优惠后,岛内企业开始转向东南亚市场,但哪有那么容易,供应链一断,价格就得涨。
这波摩擦升级,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老大,南京厂是它大陆布局的核心,占全球产能15%左右,每年纳税超10亿人民币,雇了近3000人。
2025年9月2日,美国政府通知撤销南京厂的VEU授权,到12月31日生效,这意味着以后进口美系设备得逐案申请许可,之前豁免没了。台积电赶紧回应,说在评估情况,和美方沟通,但市场不买账,ADR盘前大跌。
![]()
外媒分析,这不光是美国封堵大陆渠道,还把台积电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大陆这边,商务部调查本就瞄准了半导体材料限制,现在再叠加ECFA暂停,南京厂的运营成本肯定水涨船高。想想那些华为和比亚迪的订单,要是芯片供应卡住,整个电子链条都得抖三抖。
这事儿让岛内中小企业最难受。纺织和机械出口大陆占大头,关税一恢复,竞争力直线掉。台湾经济部门估算,2024年上半年这些产品输大陆额下滑明显,部分工厂减产甚至关门。反观大陆企业,调整得快,转向内销或东盟,芒果农开始开发新品种,苏州的半导体材料厂加速本地化。
贸易壁垒就是双刃剑,台湾地区顺差那么大,却层层设限,早晚得反弹。商务部这手,稳扎稳打,没急着全面开火,而是点到为止,给空间调整。外媒像纽约时报报道,说大陆早就在筑防火墙,国产替代做得扎实,稀土和超硬材料管制一出,谁也别想轻易脱钩。
![]()
稀土管制一出,台积电供应链亮红灯
转到2025年10月9日,这天商务部连发两份重磅公告,第61号和第62号,直指稀土和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全链条技术得拿许可才能外流,就连境内给境外提供支持也得审批。
公告定义宽泛,含有中国稀土成分超0.1%的产品,再出口第三国都得过堂,尤其是14nm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用途的。外媒炸锅了,纽约时报说这剑指美日台供应链,台积电首当其冲。
![]()
为啥说台积电“跑不掉”?简单,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稀土,尤其是钕铁硼磁铁和精密激光组件,全靠中重稀土如钕、镝。中国占全球稀土供应90%以上,ASML光刻机库存顶多八周,台积电情况差不多。
南京厂深度绑定大陆产业链,撤出损失不光是市场,还有全球产能15%。2025年上半年,美国亚利桑那厂工会罢工三次,投产延后到年底,第二厂2纳米推到2028年,欧洲供应商还在观望。
台湾地区市场容量小,消化不了这么多,台积电高管私下承认,选边站队没那么容易。公告后,台积电股价波动,财报显示大陆营收占比25%,短期库存够用一两年,但长期风险摆在那。
![]()
商务部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豁免条件严格,只给符合出口管制法的。岛内经济部回应,说半导体稀土产品目前够用,但得警惕全球供应链变局。
蔡正元那种声音也冒头,说中国这是在争谈判筹码,美国一下子加关税,北京就用稀土回击。逻辑上,稀土牌打得准,全球电动车、风电、芯片全靠它,美国《芯片法案》砸660亿想拉回产能,可本土工程师短缺,运输卡壳,进展龟速。
大陆这边,内蒙古矿区加速本地化,冶炼厂参数优化,产业链自给率年年升。外媒报道多,华尔街日报说中美在釜山会晤后,中国放宽车用芯片出口,但稀土管制没松,谈判桌上大陆底气足。
![]()
两岸经贸博弈的出路
放眼大局,这波制裁从2023年启动,到2025年稀土加码,核心是产业链主导权。台湾地区靠不对称贸易赚红利多年,顺差1200亿却设壁垒,早失衡了。
商务部调查数据铁板钉钉,WTO规则在那摆着,暂停ECFA不是一刀切,第一批12项石化,第二批134项传统产品,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里ECFA还继续实施协定税率,留了余地。国台办表态,支持主管部门进一步措施,但前提是台湾地区取消对大陆限制。
台积电这棋子,最典型。美国想拉它进“芯片北约”,大陆希望中立,台湾地区两头讨好,结果墙头草空间小了。外媒像RFI报道,说台积电既不能轻易出口大陆,也卖给美国不顺手,脱钩成本高到吓人。
2025年11月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风起云涌,中美贸易战升级,北京用稀土回击,川普关税失灵的警觉越来越强。大陆国产替代扎实,28nm死磕内功,先进制程定价涨5%到10%。
![]()
说到底,两岸同根同源,贸易壁垒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顺应大势,维护链条完整,才是硬道理。商务部出手有备而来,调查结论公开透明,管制措施针对性强,没乱挥拳。
台湾地区若拆壁垒,ECFA还能续航,企业订单稳住,半导体合作空间大。否则,继续博弈,台积电这种巨头也得在夹缝里硬扛。外媒那句“跑不掉”,听着扎心,其实点醒大家:全球化时代,割裂市场就是自找苦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