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极4万年微生物被唤醒,气味熏到窒息,温室效应是CO₂的36倍!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想过,闻一闻四万年前的味道?

不是博物馆里的尘土气,也不是深山老林里的原始气息。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2025年10月报道:

在阿拉斯加中部,一个深入永久冻土层100米的隧道里。



科学家们面对的,就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味。

“当你进去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很难闻的气味。”

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特里斯坦·卡罗在采访时说。

“它闻起来就像一个废弃了很久的发霉地下室。”

但就是这奇怪的气味,让微生物学家们有了新的发现。

这意味着,被封存了数万年的古老生命,正在那静静等待着。



藏着猛犸象骨的秘境

科学家们沿着350英尺(约100米)的隧道,向地心深处走去。

气温骤降,灯光幽暗。

令人震撼的是墙壁中裸露的古代猛犸象和野牛的骨头。

它们就像被时间遗忘的展品,诉说着冰河时代的故事。



这里就是永久冻土隧道研究设施,一个真实存在的“末日种子库”。

只不过它不是植物种子,而是数万年前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自上一次冰河期以来,一直处于深度休眠状态。

之前,它们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如今,暂停键正在失灵。

随着北极地区变暖速度,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深埋地下的生物开始复苏。

四万年的寂静,正被21世纪的气候变化打破。

这听起来像科幻电影,却是正在发生的科学事实。

面对沉睡的古老微生物,科学家们决定唤醒它们。

特里斯坦·卡罗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项精密的“唤醒实验”。



他们从隧道墙壁上小心翼翼采集样本,然后加入一种“标记水”重水(氧化氘)。

这是为了追踪微生物苏醒后,是如何利用水分的。

接着,他们将温度调节到54华氏度(约12摄氏度)。

“我们想要模拟阿拉斯加的夏天,”卡罗解释道。

“看看在未来气候条件下,这种温度触及永久冻土深处会发生什么。”

这种宜人的温度,成了唤醒四万年沉睡生命的钥匙。

实验初期,一切进展缓慢得令人焦虑。

微生物菌落的增长微乎其微,每天10万个细胞中只有一个发生更替。

这种耐心考验,堪比观察冰川移动。

但转折发生在第6个月。



这些古老微生物突然发生了“戏剧性重组”,甚至产生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

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虽与现代微生物不同,但这些古老生命同样活跃。

它们在数万年的休眠,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恰恰是现在的时代给予的。



潜伏的连锁反应

这些古老微生物的苏醒,是科学上的奇观。

它更可能引发一场生态链的连锁反应。

这些“醒来”的古老微生物会做什么?

答案是,它们会和所有生命一样进行新陈代谢。

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数据,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全球变暖导致永久冻土融化;冻土融化释放古老微生物;微生物活动产生更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更令人不安的是,北极的夏季正在变长。

温度升高不仅体现在数值上,更体现在持续时间上。



温暖天气可能会延续到秋天和春天。

卡罗团队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苏醒。”

这意味着长时间高温很久之后,影响才会显现。

我们今天排放的温室气体,其全部影响可能要在数十年后才会完全显现。

而那时,唤醒的将不只是四万年前的微生物了。



延迟引爆的生态预警

面对这一发现,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

真正的威胁,更加隐蔽,也更加深远。

这些微生物大部分可能对人类无害。

但它们的新陈代谢产物温室气体,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两个关键事实是北极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四倍;微生物苏醒存在数月的滞后期。

这意味着,即使我们立刻停止所有碳排放,冻土融化的进程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不仅为当代的气候负责,更是在为未来数十年的生态变化埋单。

一个哲学家曾说过:

“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向子孙借来的。”

如今看来,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唤醒了一些地球古老的“房客”。

而这些房客的“住宿费”,将由我们的后代来支付。

认知是改变的第一步。



科学家们不遗余力地研究这些古老微生物,不是为了制造恐慌。

而是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为人们寻找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每一次对真相的探索,都赋予了对未来更多的主动权。

这个四万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后面如何书写,或许掌握在我们手中。

毕竟,了解风险,才是规避风险的第一步。

素材来源:

1.《红星深度》研究显示:因气温变暖,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的古生物正在醒来,高温可深入到永久冻土中

2.《鲁中晨报》“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古生物正在醒来”

3.《映象新闻》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的古生物正在苏醒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连杰回春,向太曝内幕,没换心脏,是他自己不爱保养

李连杰回春,向太曝内幕,没换心脏,是他自己不爱保养

可乐谈情感
2025-11-13 00:31:07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泠泠说史
2025-11-11 18:10:39
儿子在家啃老33年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儿子的存款后傻眼了…

儿子在家啃老33年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儿子的存款后傻眼了…

黎兜兜
2025-11-10 22:07:31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遗憾!中国队遗憾无缘世锦赛金牌,国际赛场统治力长达近16年

遗憾!中国队遗憾无缘世锦赛金牌,国际赛场统治力长达近16年

二疯说球
2025-10-26 10:38:59
演员王志文:不留骨灰,不设墓地!他的选择引发无数网友深思

演员王志文:不留骨灰,不设墓地!他的选择引发无数网友深思

山河月明史
2025-11-06 18:18:35
港娱这一夜,人情世故江湖地位,在64岁刘德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港娱这一夜,人情世故江湖地位,在64岁刘德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1-12 23:10:44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白宸侃片
2025-11-01 12:23:34
别再傻傻交公粮了!顶级伴侣都在用的“性爱心法”,让你欲罢不能

别再傻傻交公粮了!顶级伴侣都在用的“性爱心法”,让你欲罢不能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0 00:10:02
首次带对象回家,家长能有多离谱?网友:老人为了对象真是拼了啊

首次带对象回家,家长能有多离谱?网友:老人为了对象真是拼了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9 00:05:13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浴火重生,许知夏儿子姓许,沈明辉欠26万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浴火重生,许知夏儿子姓许,沈明辉欠26万

粵語经典歌單
2025-11-09 14:53:19
小米汽车的数据,好假!

小米汽车的数据,好假!

道哥说车
2025-11-12 09:47:12
内科主任提醒:过了60岁后,宁可打打麻将,也别在家随意做5件事

内科主任提醒:过了60岁后,宁可打打麻将,也别在家随意做5件事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0-14 11:03:53
拔出萝卜带出泥!逼疯辛芷蕾、集体嫖娼,王家卫是真的“瞎”了

拔出萝卜带出泥!逼疯辛芷蕾、集体嫖娼,王家卫是真的“瞎”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1-11 04:07:57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慧翔百科
2025-11-12 19:17:41
湖南一家公司上市失败,员工171人,年营收超7亿元!

湖南一家公司上市失败,员工171人,年营收超7亿元!

胡华成
2025-11-12 17:15:07
事实证明,嗜酒如命,患“不死癌症”的刘欢,早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事实证明,嗜酒如命,患“不死癌症”的刘欢,早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娱小余
2025-11-11 23:35:53
“顶级白富美”翻车,一点都不意外

“顶级白富美”翻车,一点都不意外

妈咪OK
2025-11-12 16:31:18
事关全固态电池!曾毓群最新发声

事关全固态电池!曾毓群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17:50:4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2025-11-13 02:56:49
时评人李文君 incentive-icons
时评人李文君
第一时间与你分享娱乐猛料
5744文章数 34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艺术要闻

春色满园,惊艳美女写真让你目不转睛!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