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10月30日中美釜山会晤刚落幕,特朗普一句“这是G2会议”就让国际舆论炸开了锅。隔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印度报业托拉斯的记者带着火药味抛出两个尖锐问题,既质疑中美是否在组建“G2集团”改写全球秩序,又追问中美贸易协议是否会让中国放弃多边主义立场。这一连串操作背后,印度的焦虑几乎要溢出屏幕,莫迪政府更是第一时间通过媒体释放反对信号,仿佛被排除在核心圈外的挫败感已经藏不住了。
特朗普这“大嘴巴”式的表态,看似随口一说,实则藏着美国的战略算计。要知道“G2”这概念可不是新鲜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斯滕就提出过,想让中美“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后来基辛格等战略家还把它延伸到地缘政治领域。但这想法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既无视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身份的立场,也低估了多极化时代其他力量的崛起意愿。特朗普现在重提,绝非认可中美平等合作,而是想给中国设套——用“领导权共享”的诱饵,把中国绑进美国主导的责任体系,让中国承担更多约束性义务,同时还想离间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渲染“中国国强必霸”的假象。
![]()
印度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根源在于它一直怀揣着“取代中国”的大国梦,却屡屡在国际格局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年印度一边忙着扩充军备,一边在多边场合刷存在感,总想证明自己是多极化中的关键一极。可特朗普直接把中美定义为“G2”,相当于变相否定了印度的大国诉求,这让莫迪政府怎么能接受?印度媒体的提问看似客观,实则暗藏私心,无非是想引导国际舆论质疑中国的多边主义立场,趁机拉拢其他对中美合作心存疑虑的国家,为自己争取更多话语权。但这种小算盘打得再精,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全球南方国家早已不是任人挑拨的对象,“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这些国家更看重的是平等合作而非阵营对抗。
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直接戳破了美国的话术陷阱和印度的小心思。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态,中国是“全球南方的一员”,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这句话分量十足,既划清了与“大国共治”的界限,也巩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同时中方强调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这无疑是在直指美国单边主义的危害。
![]()
更有说服力的是实践层面,中美贸易协议中,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工具,迫使美方暂停“芬太尼关税”和出口管制规则,用实力证明中国既能遵守多边规则,也有能力抵御霸权霸凌。
其实“G2”之争的本质,是国际秩序演进方向的较量。美国抱着霸权主义思维不放,从单极支配到试图双极共治,始终无法接受没有霸主的世界。但历史早已证明,霸权的终点只有衰败,西班牙、法国、英国、苏联的例子历历在目。中国倡导的平等有序多极化和普惠包容全球化,才符合时代潮流。印度如果真的想成为大国,与其盯着中美博弈煽风点火,不如沉下心来搞好自身发展,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意愿。
![]()
全球治理从来不是少数大国的私相授受,而是各国平等参与的事业。特朗普的“G2”言论,暴露的是美国对失去绝对主导权的焦虑;印度的激烈反对,折射的是其大国梦与现实的落差;中方的坚定回应,则彰显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底气。未来的世界,不是谁能主导的世界,而是谁能提供更包容的秩序、更务实的合作,谁就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那些还抱着零和博弈思维的国家,终将被时代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