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11月初的国际政坛好戏连台,中美高层刚在韩国完成会谈,各方还在解读“休战”信号,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打脸。这位官员公开宣称中美之间仍有诸多问题,美方将继续推进301条款调查,把特朗普此前承诺的“海事领域301调查暂停一年”抛到九霄云外。就在外界错愕之际,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按计划于11月3日抵京,这位普京的核心心腹在11月4日与中方领导人会晤,中俄双方明确要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把合作蛋糕越做越大。一边是美方出尔反尔的贸易施压,一边是中俄深化协作的坚定步伐,两场大戏无缝衔接,勾勒出当前大国博弈的真实图景。
要搞懂美方这套操作的荒谬,得先认清301调查的本质。这个源自1974年美国《贸易法》第301条的工具,根本就是单边主义的“遮羞布”——只要美国觉得自身利益受损,哪怕找不到实质证据,也能随便找个借口启动调查,最终落脚点必然是制裁打压。中国航运、造船行业早就吃过苦头,美方此前对中国海事相关企业征收高额港口费,用的就是301调查的名头,中方当时就明确反制,对涉及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还把协助美方调查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现在格里尔口中的新调查,号称聚焦中方未完成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采购目标,可稍微梳理事实就知道,这纯粹是倒打一耙。
![]()
2020年中美签下的贸易协议里,中方承诺2020至2021年采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但前提是美方解除对华关税壁垒。结果特朗普政府转身就撕毁承诺,关税制裁丝毫未减,顶着高额关税的美国商品性价比大跌,中方自然不可能做亏本买卖。退一步说,就算中方愿意高价采购,美国制造业也拿不出足够货来。协议清单里的波音飞机、高端汽车等产品,美国产能早已跟不上需求,尤其是波音737MAX机型故障频发导致全球停飞,连美国本土都暂停运营,却要求中方大量采购,这种要求本身就毫无逻辑。更讽刺的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直接中断了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政策,如今却反过来指责中方未完成采购指标,这套强盗逻辑真是刷新了国际交往的底线。
美方之所以在中美会谈后火速变脸,核心原因无非两点。特朗普政府在过去大半年的对华打压中毫无建树,关税战、科技封锁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现在无牌可打只能翻旧账,用虚空造牌的方式给自己找补面子,同时安抚国内对华鹰派势力。再加上明年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的政治顾问已经开始筹备造势活动,这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从来都是为内政服务,对华态度随时可能因选情变化而摇摆。所谓的301调查,与其说是贸易施压工具,不如说是特朗普的选举造势道具,可惜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只会让美国的国际信誉进一步破产。
![]()
就在美方忙着出尔反尔的时候,米舒斯京的访华传递出完全不同的信号。作为普京的亲信,米舒斯京此次抵京绝非简单的“打听消息”,而是中俄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双方在会晤中明确,要在能源、工业、农业等领域推进合作项目,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俄罗斯当前面临西方19轮制裁,却依然能在国际舞台保持主动,关键就在于与中国的稳定合作。中俄之间的协作不是针对第三方,而是基于两国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这种合作越深入,就越能对冲单边主义带来的风险。
中方在中美会谈后邀请俄高层到访,本身就是一种清醒的战略布局。经历过特朗普政府的多次变脸,中方早已看清这届白宫缺乏基本信誉,所谓“休战”不过是阶段性缓和,谈谈打打才是未来两年中美博弈的常态。美方刚抛出“50%穿透规则”搅乱贸易秩序,转头又重启301调查,无论其动机是“蠢”是“毒”,都证明了与这届美国政府打交道必须留足后手。中俄深化协作,既是对美方单边主义的制衡,也是在向世界传递信号:国际秩序不能由某个国家说了算,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才是大势所趋。
![]()
如今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朗,美国的反复无常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虚弱。中美贸易战进入逆转时刻,时间站在中国这边,中方既有应对美方施压的反制手段,又有深化中俄合作的战略纵深。美方的301调查看似来势汹汹,实则雷声大雨点小,中方早已明确表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而中俄之间的合作则持续走深走实,这种基于相互尊重的战略协作,远比美方的单边施压更有生命力。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谁在坚守规则,谁在破坏秩序,谁在着眼长远,谁在投机取巧,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