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网友发现,脱口秀演员杨笠的抖音账号内容被清空,32.7万粉丝面对的只剩暂无作品的空白页面,她的微博也仅剩一条2020年发布的置顶动态,249万粉丝的互动痕迹几乎全部抹去。
唯有小红书平台保留了112篇内容,最新更新停留在10月24日,她写道:“眼看着终于要放假了,在倒数场次了”。
这种选择性清空,挺有意思。
这场退场早有预兆。
2025年下半年,杨笠在上海、天津、济南等地的巡演中频繁流露疲惫,常说很累了,想休息,哪天不想干就不干。
有粉丝观察到她演出时状态虚弱,本人也承认生病了,睡眠很差。
更意味深长的是,7月时罗永浩曾发文预言:“这可能是杨笠最后的专场”,暗示她将告别职业脱口秀舞台。
所有这些细节,都有一种预示。
![]()
他们认为杨笠的退场是长期遭受网络围攻的结果。
有网友晒出证据,2022年曾有黄V博主公开扬言对杨笠“单杀”,迫使她加强安保,2024年代言京东时,因部分男性用户抵制导致合作终止。
更有人指出平台舆论环境的差异,在女性用户为主的小红书,杨笠获得较多支持,而在抖音等平台则面临猛烈攻击。
这些细节让许多网友共鸣:“当一个女性表达观点需要以安全为代价时,社会该反思的是容忍度。”
“利用对立引流,终被反噬”,反对者的批评逻辑很简单,很直白。
另一派声音则直指杨笠的创作有问题。
反对者认为,其核心问题在于将脱口秀从冒犯艺术异化为对立生意。
网友列举时间线:2019年《脱口秀大会》中,杨笠以独立女性话题打开市场,2020年凭借普信男言论引爆流量,2021年代言英特尔时调侃挑男人标准,引发男性用户抵制。
这类观点认为,杨笠团队刻意选择性别议题作为财富密码,最终遭到反噬。
更有人批评其言论越界,如“男人还有底线呢?等表述,已从艺术表达滑向人身攻击。
支持者引用脱口秀的冒犯传统,认为杨笠是在延续乔治·卡林等喜剧大师的批判精神,反对者则强调艺术应有底线,尤其是涉及性别、种族等敏感议题时。
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因为其背后是价值观的根本差异。
![]()
杨笠的遭遇并非孤例。从2021年英特尔代言下架,到2024年京东合作终止,每一次商业合作的波动都映射出舆论场的撕裂。
这类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流量经济中,对立是最有效率的生意,但也是最危险的游戏。
当我们轻易为某个标签欢呼或愤怒时,可能已成为流量游戏的棋子。
真正的解决之道或许在于重建公共讨论的底线。
既要允许艺术创作的冒犯空间,也要警惕将复杂社会问题简化为性别战争。
正如一名网友所言:“今天我们是杨笠的围观者,明天就可能成为另一个话题的靶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