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孩子是父母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父母最担心的,除了中暑、拉肚子,就是孩子被蚊虫叮咬。
孩子皮肤娇嫩、免疫力尚未完善,一旦被叮咬,不仅容易红肿发痒,有时还可能感染甚至引发过敏反应。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控制蚊虫的存在,却能通过科学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被叮咬的风险。
妈妈为女儿梳头发现“小米粒”,心急带娃检查,医生:幸好来得早
小敏是一位努力多年才怀上孩子的妈妈,33岁那年终于迎来了心心念念的小棉袄——乐乐。为了让女儿更健康地成长,她几乎每天都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
那天正值盛夏,阳光灿烂,乐乐和小伙伴在公园草地上追逐、打闹,直到傍晚才回家。
吃饭时,小敏发现女儿不停地挠头,还总喊“痒”。洗澡时,她惊讶地发现乐乐头皮上有几颗“小米粒”大小的红点。
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蚊子叮咬,但细看发现皮肤已经有些红肿。
她不敢耽搁,立刻带女儿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幸亏送来得早,否则再晚一点可能会感染。”
原来,乐乐在玩耍时被一种隐蔽的小型昆虫叮咬,这类昆虫在公园草丛中常见,毒性虽不强,但若孩子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医生的这句话让小敏长长松了口气,也让她意识到——防蚊,不仅仅是怕孩子痒,而是关乎健康和安全。
![]()
家长如何有效防蚊?这三点最关键
一、做好防护,让蚊虫无机可乘
夏季是蚊虫肆虐的季节,而孩子娇嫩的皮肤最容易成为“目标”。因此,防护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
外出穿着
外出时,尽量让孩子穿浅色、宽松、长袖的衣物。浅色不易吸引蚊子,覆盖性强的衣服也能减少皮肤暴露。尤其在黄昏或傍晚活动时,更要注意遮盖。
防蚊用品
家中应常备儿童专用防蚊液、防蚊贴或防蚊手环。注意选择无酒精、无刺激配方的产品,避免直接喷在皮肤伤口或面部。外出玩耍时提前15分钟喷上效果更佳。
环境防蚊
家里安装纱窗、纱门是最基础的防线。晚上可以点电蚊香片或插电式驱蚊液,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并在通风状态下使用。
对于婴儿家庭,建议使用物理防护,如蚊帐或婴儿床专用防蚊罩
![]()
二、勤清洁、早检查,防患于未然
孩子天性好动,尤其喜欢在草地上打滚、捡树枝、玩沙子,这些活动虽然有助于成长,却也容易让细菌、昆虫“趁虚而入”。
回家后的清洁
每次户外活动后,应立即给孩子洗澡,用温水和温和的儿童专用洗护用品清洁身体。特别是头皮、耳后、脖子、腋窝、腿弯等隐蔽处,这些位置最容易被忽略,也是蚊虫叮咬的“高发区”。
及时观察皮肤变化
洗澡时,父母可以顺便检查孩子皮肤是否出现红点、肿块或抓痕。若孩子频繁挠同一部位,可能已经被叮咬。此时应避免孩子抓挠,可先用冷敷缓解,再涂上儿童专用止痒药膏
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若孩子叮咬处出现严重红肿、流脓,或伴有发烧、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带孩子就医,排除感染或虫毒反应。
三、保持家庭卫生,远离蚊虫滋生源
家庭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决定蚊虫数量。许多家庭忽视了这一点,以为“蚊子是外面飞进来的”,其实很多都是家中滋生的。
![]()
清理积水与垃圾
家中若有水桶、花盆托盘、饮水机接水盘等积水处,应定期清理。蚊子幼虫(孑孓)最爱在静水中繁殖。
厨房与卫生间重点打扫
这两个地方湿度高、食物残渣多,是蚊虫理想的“产房”。保持干燥、勤通风,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
床品与玩具定期暴晒
夏季高温是最好的“天然杀菌灯”。床单、枕套、毛绒玩具都应定期清洗、暴晒,防止螨虫滋生。
绿植管理: 不少家庭喜欢在阳台摆放植物,若盆栽托盘积水,也会成为蚊虫滋生地。可以在花盆土壤上撒少量干沙或细石,减少水汽。
果妈寄语
孩子的健康安全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事。夏天虽然是玩耍的好季节,但也是蚊虫最活跃的时期。父母要学会提前防护、及时应对、细心观察。
防蚊其实并不难,它考验的是家长的细心与坚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留意、少一点大意,就能让孩子远离蚊虫的困扰,安心享受夏日的快乐时光。
做父母的无法阻止孩子经历所有的小意外,但我们可以用智慧和细心,为他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让孩子尽情玩耍,也能安心无忧,这就是我们能给他们最温柔的保护。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