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陈碧红 文露敏
政策要点
·全省符合条件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的养殖场(户),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
·对销售额(营业收入)为1亿元至3亿元、3亿元至5亿元、5亿元以上的传统服务业企业,分别激励100万元、200万元、400万元
·对首次“个转企”户均激励0.6万元,“小升规”工业、服务业、商贸业企业户均激励标准分别为8万元、4万元、2万元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实施肉牛稳产提质激励、实施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实施“转企升规”激励。
这些举措,既有稳定传统产业大盘的考量,也有着眼转型升级的精准布局。那么,为何要选择这些传统产业?这些措施又将会起到哪些效果?四川在线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
稳大盘
稳住传统产业产能和市场主体,蓄力下一步发展
选择肉牛、传统服务业等精准施策,是省级层面深思熟虑的结果。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二级调研员林胜华表示,这是四川连续第二年实施肉牛稳产提质激励措施。延续有关措施,目的就是确保肉牛产业稳定发展。
林胜华介绍,四川是养牛大省、存栏量位居全国首位,且主要养牛户集中在甘孜、阿坝和凉山州,肉牛产业也是前述地区脱贫户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现有技术条件下,从能繁母牛出生到其产下的牛犊出栏,前后约五年,是生猪的近三倍。去年,全省牛肉价格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四川年初开始实施针对能繁母牛的激励政策,确保肉牛产业“总开关”牢牢稳住。激励之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牛出栏量增长2.5%,支撑全省畜牧业产值增加1.4%。而牛肉价格仍处于低位阶段的当下,继续实施激励政策水到渠成。
同样,针对传统服务业和“转企升规”出台激励措施,目的也是稳住市场主体。
“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四川锦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志东介绍,作为餐饮企业,四川锦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门店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6%。之所以敢于大规模扩张,就在于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的“16条”,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传统服务业给予奖励激励。
“像是传统产业的个体户,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差。很容易在升规过程中面临成本上升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吃下政策的‘定心丸’。”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措施》拿出高含“金”量政策,为小微工业企业“扶一把”,有助于企业坚定信心,为下一步发展蓄力。
注动能
用“真金白银”为企业赢得窗口,助力产业转型、企业壮大
大家看来,《措施》提出的激励措施,必将为四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注入新的动能。
林胜华说,稳住能繁母牛,就意味着为四川畜牧产业建圈强链和规模化、集约化赢得了窗口和机遇。“同时,也能在确保自身随时拥有扩产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更为精准有效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控产能。”林胜华说,眼下,四川牛肉价格已开始逐步回稳,而经历了一年左右的调整后,全省养牛业亏损已大幅收窄。
“企业才是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的‘牛鼻子’。”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四川首次实施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经跟踪了解,今年前三季度7家获得激励的企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76.7亿元,同比增长767%,对全省限额以上销售额(营业额)形成约67亿元新增量。
在邵志东看来,对比去年的“16条”,《措施》将激励门槛降低至1亿元。同时,增加对企业“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激励,鼓励企业投资新产业、探索新业态、构建新商业模式。因此,预计将有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为全省服务业增长注入新活力,带动全省服务业向新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有着同样的感受。在其看来,四川真金白银地支持“转企升规”,必将激励更多工业和服务业小微企业“跳起摸高”,进而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