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扎心的话:
上层家庭拼资源,中层家庭拼教育,底层家庭拼“一口气”。 可惜这口气,大多没拼在往上走的路上,全耗在了互相怄气里。
确实如此。
总以为底层家庭难的是没钱、没背景,可真正困住一家人的,从来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那种像雾霾一样挥之不去的怄气氛围。
![]()
习惯怄气的家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一点小事就能点燃争执,一句无心之语就能引发冷战。
并且怄气不是偶尔的插曲,而是每天都要重复的日常。
长此以往,不仅慢慢耗干了家庭的力气,也堵死了向上走的路。
![]()
老家的邻居张叔一家就是如此。
张叔在工地打工,张婶在小区门口摆地摊,两个人挣的都是辛苦钱,可每天下班回家,家里很少有安生的时候。
张叔嫌张婶地摊没摆好,一天没挣几个钱;张婶嫌张叔下班晚,回来还不帮忙做家务,两个人经常对着吵,有时候甚至会摔东西。
有一次我路过他们家楼下,听见张婶哭着说:
我天天风吹日晒摆地摊,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就知道指责我,这日子没法过了!
张叔也在吼:
我在工地扛钢筋,累得半死,回来还得听你唠叨,你以为我容易?
其实他们心里都知道,彼此不容易,可遇事第一反应不是体谅,而是指责;不是沟通,而是怄气。
![]()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底层家庭里太常见了。
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可能是菜买贵了五毛钱,可能是衣服没及时洗,可能是孩子考试多扣了几分,可偏偏就能吵得面红耳赤,然后陷入长时间的冷战。
怄气的时候,谁也不肯先低头,你不理我,我也不睬你。
家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没有笑声,没有关心,只有满满的压抑。
对底层家庭来说,物质的苦尚且能扛,可这种日复一日的怄气,就像钝刀子割肉,慢慢磨掉了一家人的默契,也磨掉了对生活的希望。
![]()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情绪内耗”:
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把精力消耗在无意义的情绪对抗上,最终导致无法专注于解决问题。
习惯怄气的底层家庭,其实就是陷入了严重的家庭内耗,看似只是争一口气,毁掉的却是整个家庭的未来。
1. 毁掉家庭的稳定和福气
曾在一档婚姻调节栏目里看到过这样一对夫妻。
两人的学历不高,在县城的工厂上班,一个月加起来能挣八千多,省着点花,慢慢攒,也能凑够首付买个小房子。
可他们不是因为丈夫抽烟花了几十块钱吵,就是因为妻子买了护肤品没商量闹,好几天彼此不理睬。
有一次,丈夫因为和妻子怄气,上班时走神,操作机器伤了手,不仅花了两万多医药费,还歇了三个月,收入大减。
妻子也因为总憋着气,和同事相处不好,做工老出错,最后被工厂辞退。
他们的日子越过越难,婚姻也快走到尽头,不得不上节目寻求帮助。
底层家庭本就没多少家底,没多少好运,频繁的争执会让家庭氛围更紧张,成员离心离德,家里的福气也会消耗殆尽。
长期把精力放在怄气上,就像一艘船,一边往前划,一边往后漏,永远到不了对岸。
![]()
2.破坏身心健康
医学上早就证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怄气,就是把负面情绪憋在心里,既伤自己,也害家人。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作者写的一个事例。
赵阿姨因为一只脚有残疾,不情愿地与学历比她低的张叔结合在一起了。
她一辈子都在嫌弃张叔没文化、没本事、挣不到钱,不能给她和孩子更好的生活,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对着张叔吼,要么就自己憋着气,不说话也不吃饭。
久而久之,她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
有一次,因为张叔炒的菜里少放了一种配菜,赵阿姨非常不满,情绪激动引发了心梗。
经抢救,赵阿姨的命是保住了,但在ICU里待了挺长时间,家里欠了很多的外债。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
钱可以慢慢挣,机会可以慢慢等,但健康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那些憋在心里的气,那些吵出来的架,最后都变成了扎在身体里的“刺”,既伤了自己,也拖垮了整个家。
![]()
3. 代际传递,影响下一代
比毁掉当下更可怕的是,怄气的家庭模式,会像遗传病一样代代传递,让下一代也陷入同样的困境。
之前看到网友@林同学分享的真实经历。
林同学小时候,他父母几乎天天因为不起眼的小事吵架,吵完架就冷战,有时候能半个月不说话。
他长大结婚后,也想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可总是事与愿违。
有一次,妻子忘了给他洗衬衫,他就憋了一肚子气,不吃饭也不说话,妻子跟他解释,他也不听,最后两个人冷战了一个星期。
他说也不想这样,可每次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像爸妈那样,先指责对方,然后怄气,控制不住自己。
现在,他的儿子5岁了,有一次因为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了,就蹲在角落里,谁跟他说话都不理,像极了爸爸怄气时的样子。
儿童心理学中有个“模仿学习理论”,指的是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行为,模仿他们的相处模式,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在习惯怄气的家庭里,孩子从小看到的就是家人遇事指责、冷战、怄气。
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方式,长大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孩子,让负面影响一直延续。
![]()
只要愿意做出改变,打破怄气的怪圈,底层家庭也能改造家庭的内部生态,慢慢实现阶层跃迁。
1. 认知上:借助外部资源,改变遇事的第一反应
很多人之所以遇事就怄气,不是故意要吵架,而是认知有限,不知道除了指责、冷战,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对底层家庭来说,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外部资源,学习新的思维方式。
不需要花太多钱,看书、听免费的讲座、刷优质的短视频,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比如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能学会怎么跟家人好好说话,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上来就指责对方;
听一些关于家庭沟通的免费讲座,就能明白,怄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消耗彼此;
刷一些分享家庭经营经验的短视频,就能看到别人是怎么化解家庭矛盾的,慢慢借鉴到自己的生活里。
当一个人知道,除了怄气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就不会再把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争执上,而是会把心思放在解决问题、改善生活上。
![]()
2. 情绪上:创造“温暖缓冲带”
创造“缓冲带”不用花多少钱,也不用做多大的事。
有时只是一句软话,一个拥抱,一次主动的让步,就能把矛盾掐灭在萌芽里。
比如,吵架的时候,有人先停下来,说一句“别吵了,咱们好好说。”
冷战的时候,有人主动端一杯热水,说一句“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
只要多些包容,多些关心,多创造“温暖缓冲带”,就能化解很多矛盾,让家庭氛围变得温暖,一家人的心也会越来越近。
![]()
3. 行动上:从“争对错”到“解问题”
遇事争对错毫无意义,白白浪费精力,还伤害感情,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没钱,就一起想办法多挣点,比如多打一份工、学一项能挣钱的技能。
孩子学习有困难,就多咨询老师寻求方法指导、多帮孩子补补功课。
夫妻互相搭把手,遇事一起想办法,只要一家人朝着一个方向走,哪怕每天只往前迈一小步,日子也能慢慢好起来。
当精力都用在做事上,怄气自然就少了,家庭的福气,也会慢慢攒起来。
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不怄气、不内耗,就算起点低,也能慢慢走出困境,一点点改变命运,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 | 除尘子,爱读书、爱写作,文字道场中的修行者。
主播 | 云湾,暖心宝哥,每晚用声音伴你入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2026年,十点读书×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上万本好书中精选出365本好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清单。
诺奖作品、经典名著、影视原著…各类型全覆盖;
雨果、莎士比亚、加缪、老舍、萧红…一次读过瘾。
扫码即听,省去一切挑书、选书麻烦。

而且每本日历都可以绑定3个手机号,全家都能听。
自带的小夜灯,轻轻一触、即可照明,照亮每一位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现在下单,直接“拍1发9”不要错过~
「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