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衡阳县实验学校食堂后厨已开始忙碌。该校食品安全管理员谢伟知与食堂工作人员一道,对刚送达的土豆、胡萝卜、牛肉等食材逐一查验。智能验收设备自动拍照、采集数据,相关信息实时上传至AI智慧食堂监管平台。
“校园餐”的安全与营养,始终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今年以来,衡阳县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突出数字赋能,通过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促进部门协同联动,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针对“校园餐”环节多、监督难度大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委“对症下药”,督促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探索推广AI智慧食堂监管平台,实现从采购、储存、加工到供餐的全链条监管。该平台自今年秋季学期正式运行以来,已覆盖全县241所公民办学校、8万余名学生。
食材采购作为校园食堂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微腐败”易发领域。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县教育局出台《衡阳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大宗食材询价议价制度》,明确校园食堂大宗食材采购必须开展询价议价,并引入家长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有效防范“人情采购”“利益输送”等风险。AI智慧食堂监管平台自动比对供应商报价与市场参考价、历史成交价,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预警,推动监管部门精准介入、及时核查。依托“制度+科技”双轮驱动,今年以来,该县食材配送企业累计向各级学校退还虚高款11.2万余元,大宗食材采购均价同比下降约20%。
“以前靠人盯人,现在靠数据说话。”衡阳县实验学校校长方红兵介绍,现在学校采购食材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不仅可以智能核价、全程追溯,更通过动态分析让食材采购和配比更加精准科学,有效减少浪费,实现营养均衡。
实现全流程智慧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是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约130万元对全县公民办学校食堂操作间、储存室等关键区域安装摄像头,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确保食材采购验收、处理、加工制作等环节“晒在阳光下”。目前,“可视化”监管数据已接入AI智慧食堂监管平台。
“有人员未戴工帽,请及时处理!”近日,该县AI智慧食堂监管平台发出预警。县教育局根据系统抓拍情况及数据,通过“云广播”督促该学校食堂立即整改,并派工作人员现场督导。
据了解,该平台可以实现“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精准识别不规范操作,实时触发报警并留存记录,既提升监管效能,也及时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在强化技术监管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AI监管+部门共管+社会协管”共治模式,完善家长陪餐制度,开放家长在线监控和评价权限,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建立“校园餐”动态管理图,对全县中小学实行“红、黄、蓝”三级风险分级管理,通过挂图作战、销号整改,形成监督闭环。
监管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中:今年1至9月,该县纪委监委共收集“校园餐”领域问题线索38件,立案10人,组织处理28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工作提示函5份,清退或收缴违规资金117万余元,督促县教育系统整改问题605个,建立健全制度10项,师生及家长对“校园餐”满意度提升至95%。
“我们将持续聚焦‘校园餐’管理运行各环节,进一步创新监督保障措施,推动落实长效监管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衡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来源:衡阳市纪委监委等网络 编辑:小衡
▌版权说明:转载请标注来源 / 分享朋友圈随意
▌草根创业不易,请君手下留情 /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