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10月的最后一天,理想回应了MEGA行驶中突然起火。虽然“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最终的技术结论。”但能够坦承写出“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
最关键的是,它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编号S2025M0174V。
之所以要强调召回编号,是因为现在的用户已经“很聪明”了,之前小米汽车召回部分SU7标准版电动车,两组召回编号分别是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当时就有人科普,汽车召回编号最后一位字母代表不同含义。
V是主动召回:企业基于产品缺陷或安全隐患主动发起召回,体现企业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I是受调查影响召回,因监管部门调查启动的召回。O是责令召回,因监管部门责令启动的召回。
一台电动汽车起火的原因有多少?在公众的朴素认知里,有的是电芯问题。但是电池大厂有话说,“我的电芯卖给了那么多车企,怎么就你家起火了?”因为电芯外面还有电池包,电池包也有热失控的时候。其他的原因,像事故碰撞、托底,暴晒、快充不当等,也总能看到符合大众认知的原因。甚至业内传说,某车企装配时把螺丝打进了电解液里,也是那批车起火的原因,这可以归纳为“装配失误”。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不确定的场景,甚至还是新车的时候,就可能无缘无故,无任何征兆突然就着了。不管怎么样,理想给出了一种可能存在的新解释。
显然,理想的这次召回举措是官方意义上、符合规则的“主动召回”。虽然也有人说,为什么是在事故发生后,当沸反盈天的舆情质疑理想的安全品质,甚至质疑电动车的安全的时候才主动召回,而不是提前发现问题召回呢?
这必须说句公道话,事后诸葛亮很容易,但谁也不能未卜先知,不要那么多阴谋论。毕竟人家主导袒露的问题,主动召回了。这至少在态度上是端正的,是严肃的,是认真。
当然,最终事故的真相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就像理想官方说的,还没有定论。负责任的形象已经在主动召回的担当中开始挽回了。毕竟它也是实打实地解决了这个隐患。
要知道,召回是汽车行业的常见现象,传统车企的召回是非常正常的解决方案,几乎没有人对传统车企正常的主动召回质疑。当然,极特殊的、被动的,甚至算作丑闻的不算。但新势力汽车品牌不是这样,作为颠覆者而来,最是爱惜产品羽毛,再加上“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下,OTA解决问题和召回解决有时傻傻分不清楚。
再换个角度看,从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享的数据看,现在电车渗透率51.3%,并不完全是真实竞争力的体现。现在电车在购买、拥有、使用、置换、报废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最大的优惠包括三个:车购税、消费税、养路费。
“2.0-2.5升的油车,消费税是9%,30万元就意味着大概2.7万元的消费税,车购税大概是2.7万,相加就是5.4万左右,要是纯电的30万左右的车,加上5万多元后,竞争力就不一样了。现在单车利润1万就算是比较好的了,如果车价下降5.4万元,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承受。”
在笔者看来,真到了这个时候,爱惜产品羽毛就是真金白银的利润时,今天理想所做的突破,才是对造车新势力真正的考验。反正样已经打好了,就看是不是有人愿意抄作业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