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将近,敬请期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5年11月3日,沉寂两年的威马汽车官方微博突然发声,预示一场“复活”大戏即将开启。
结果就在“好事将近”的官方海报评论区里,遭来网友的奚落与质问:先恢复 App 我就信你。弄得最后威马汽车主动删除了这条微博。
![]()
但是两天之后,11月5日,威马汽车又再次宣布,小威随行APP即日起重新上线iOS和Android平台,蓝牙车控、远程车控、蓝牙钥匙、车辆信息同步等主要功能已恢复。
这似乎在向公众表明态度:“你们不是不信吗?现在App恢复了,信了吗?”
![]()
种种迹象表明,好事真的将近。
根据此前发布的白皮书内容,新股东深圳翔飞作为重整方,初期将投入10亿元用于“复活”威马,并为威马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三阶段发展计划”。
![]()
根据这一计划,2025-2026年为复兴阶段,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
到2026年,威马计划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收入近百亿元。2027-2028年被定为发展阶段,年销量目标25万-40万台,并启动IPO筹备。
最具野心的当属2029-2030年的跨越阶段,威马计划挑战年产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
产品层面,威马计划未来五年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覆盖从A00级到C级的多种车型。
这个宏伟蓝图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咱们且不说远期目标,就说说2026年的近期目标。
如今的威马汽车已经与市场脱节了两年有余,就算是复产的EX5和E5车型也已经落后市场主流产品不止一代。威马就算重回市场,拿出一款全新车型,也等同于一个“新人”。
![]()
这几年里,一个车圈“新人”能够第一年就卖出10万台的,只有像小米、问界这样的流量级品牌。很难想象威马能够在复活的第一年就能在销量上达到小米级别的高度。
当然,车企目标最终被“打脸”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威马已确认的负债高达203.67亿元。10亿投资能否换回一个健康的威马,才是更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
![]()
威马汽车的财务窟窿令人触目惊心。2024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威马科技集团经审计后账面资产总额为39.88亿元,负债高达203.67亿元。
重整案附表显示,威马拖欠的员工薪资、赔偿金和福利金超过4000万元,人均债权金额超过10万元。在普通债权人中,威马汽车拖欠供应链等合作伙伴的金额高达17.34亿元,平均债权金额为1000万元。
![]()
虽然深圳翔飞给出了具体的“清偿方案”,但10亿元的投资与巨额债务相比,无疑还是杯水车薪。这10亿资金,既要用于温州基地的设备升级,又要用于重建千疮百孔的供应链关系,还要支付部分员工欠薪,甚至要支撑后续的新车研发。这笔钱对于庞大的债务黑洞和那个百万台的宏伟目标而言,显得极不相称。
业内估算,仅完成交接和初步复产就需数十亿现金,若要真正重启,资金缺口可能超过百亿。
![]()
而深圳翔飞背后的宝能汽车目前自身也面临严重困境。截至2025年6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宝能系自身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其拯救威马的能力存疑。
为解决资金问题,深圳翔飞正与温州本地金融机构对接融资,并以股东优质资产作为增信。说白了手上的钱肯定不够,还得靠“借”。但以威马、宝能目前的情况,其信用和资产能否融到足够的资金,支撑其后续的发展,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
有分析师指出:“威马汽车+宝能系资本,在商誉、技术、产品、渠道等领域都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发展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至少需要威马在一个正式的场合,向外界坦承展示其规划、技术、产品在未来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市场传闻,威马汽车或将在本月底召开一场关于新车的发布会。如果属实,这场发布会所呈现的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到外界对威马复活的态度。
![]()
普通用户看的是威马品牌还值不值得信任,资本市场看的是威马汽车还值不值得投资。
10亿元初期投资与200多亿负债之间的巨大鸿沟,仍是横亘在威马复活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威马汽车的复活之路才刚刚开始,荆棘与未知都在前方。
一句话点评:
先不说别的,如果现在威马汽车复活了,你还会买威马汽车吗?(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