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农田遇“供水劫”:降雨来源定生死,36%线成警报器

0
分享至

这两年全球粮价总在坐过山车。一会传美国中西部玉米减产,一会又爆东非多国闹粮荒,货架上的粮食价格跟着往上跳。

很多人都把原因归为“天不下雨”,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自然・可持续性》期刊上发了篇论文,戳破了一个更关键的真相:

不是下雨多少的问题,是雨从哪来的问题。



技术破局:卫星盯住雨水的“指纹”

过去人们研究干旱,眼里只有“下了多少雨”这个数。

比如某地旱了,就统计降雨量比往年少多少,至于这些雨是从海里飘来的,还是从附近森林蒸上来的,没人能说清。

但这次的研究不一样,团队直接用上了卫星测“水同位素”——这东西就像雨水的“身份证”,虽然在水蒸气里占比少得可怜,却藏着全套“身世信息”。

水同位素能记下水汽的来龙去脉:从海洋蒸发时带的标记,飘过几千公里的轨迹,跟其他水汽混合的痕迹,直到变成雨滴落下的过程,全被它刻在里面。



靠着近20年的卫星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第一次把全球主要作物的降雨来源,画成了清清楚楚的分布图。

说白了,以前我们只知道“天在下雨”,现在终于能看清“雨从哪来”,这步突破直接让农业干旱的预判,从“瞎猜”变成了“精算”。

36%红线:农田的“缺水预警”被触发

研究先扒清了一个基本盘:全球80%以上的农田,都得靠天上下雨灌溉。

而这些雨水的来源,就俩地儿:要么是海洋蒸发的水汽,要么是陆地蒸腾的水分——比如森林、土壤里的水变成水汽飘到天上。



以前没人当回事,觉得反正都是雨,能浇地就行。但这次研究证明,这俩“来源”的靠谱程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最关键的是,团队算出了一条“生死线”:36%。

也就是说,当一块农田的降雨里,有36%以上来自陆地水源,麻烦就会找上门。

低于这个数的农田,通常水资源够使,就算少下点雨,也不容易闹缺水;可一旦超过36%,情况就彻底反过来了。

这类农田不仅全年土壤水分都容易不够,还特别容易撞上强干旱,而且偏偏赶在作物最需要水的生长期发作,减产几乎是必然的。



这36%不是随便凑的数,是研究团队分析了全球农田数据后,划出的一道清晰预警线——超过它,就等于踩进了“缺水雷区”。

两大地带亮红灯:玉米带的死循环与东非的矛盾局

研究里有两个区域的情况,看得人后背发凉,这也是最超出预期的发现。

第一个是美国中西部的玉米带。

这地方是全球有名的“粮仓”,玉米产量高,农业技术也先进,按理说抗旱能力该很强。但这几年,干旱来得一次比一次凶。

研究一追溯雨水来源就找到了病根:这地方的降雨,太依赖陆地水源了。

陆地水源本来就不稳定,一旦遇上持续少雨,土壤里的水蒸发完,天上就更难形成降雨,干旱越来越重,形成了“越旱越没雨,越没雨越旱”的死循环。



别小看这地方的减产,它的玉米产量直接挂钩全球粮价,只要这儿一掉产,全世界的粮食经销商都得慌。

第二个高危区是热带东非。

这儿的问题更讽刺,简直是“自己断自己的活路”。

当地的降雨,全靠附近森林的水循环撑着——森林里的树木蒸腾水汽,飘到天上变成雨,才能浇透农田。

但为了开垦更多农田种粮食,当地人一直在砍森林。

这就形成了一个致命矛盾:砍树是为了种粮,可砍了树,雨水就没了来源,种出来的粮食也会因为缺水枯死。



现在东非的森林还没砍光,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用不了几年,就算有田也种不出粮,当地的粮食安全根本守不住。

破局之道:农民要盯土,政策要护林

搞明白雨从哪来、红线在哪,应对的法子就有了方向,这也是研究最实用的价值。

对农民来说,得看自己的地“靠谁喝水”,办法不一样。

要是像美国中西部那样,靠陆地水源的农田,就得把眼睛盯在土壤湿度上。

平时多建蓄水设施,搞靠谱的灌溉系统,土壤水分管理得跟上——这些钱不能省,不然真遇上干旱,哭都来不及。



要是靠海洋水源的农田,比如南方的季风区,重点就得放在应对气候波动上。

比如盯着厄尔尼诺、拉尼娜这些天气现象,提前调整种植时间,避开暴雨或者干旱的旺季,别等灾害来了才着急。

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核心就两字:护林。

上风向的森林和生态系统,就是“天然降雨机”,它们蒸腾的水汽,能给下风向的农田送雨。

像东非那样,现在停砍森林还来得及,再晚就真的没水浇地了。那些已经踩过36%红线的脆弱区,得提前划成“粮食安全保护区”,早做准备。



另外,以后评估农业风险,不能只看“降雨量”了,得把“降雨来源占比”加进去,这样才能精准找到需要救的农田。

结语:雨的来路,才是粮的活路

以前说“靠天吃饭”,我们只知道要盼着下雨。

现在这篇研究告诉我们,天上下的雨,来路比总量更重要。

36%这个数字,不是冰冷的数据,是给全球农业敲的警钟。它藏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陆地和大气是连在一起的。



砍了上游的树,下游的田就没水;耗光了本地的土壤水,天上的雨就越来越少。

粮食安全从来不是单靠“多种地”,更得靠“护好水”——护好每一片森林,守好每一寸土壤的水分,才是真正的“靠天吃饭”的学问。

毕竟,雨的来路,从来都是粮的活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气血不足,建议早餐吃这6种食物,暖胃又养人,比狂擦护肤品有用

气血不足,建议早餐吃这6种食物,暖胃又养人,比狂擦护肤品有用

多思味
2025-11-03 17:56:41
突然变卦!该国对中国加征50%关税!

突然变卦!该国对中国加征50%关税!

深度报
2025-11-07 22:34:52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乐居财经官方
2025-11-07 19:01:10
狠狠打脸火箭!杰伦-格林首秀风雪呼啸!比尔废了,布克24+6+7!

狠狠打脸火箭!杰伦-格林首秀风雪呼啸!比尔废了,布克24+6+7!

Tracy的篮球博物馆
2025-11-07 12:27:46
德约科维奇情绪崩溃、赛场泪崩,致敬他的网球教父皮利奇

德约科维奇情绪崩溃、赛场泪崩,致敬他的网球教父皮利奇

体育妞世界
2025-11-07 07:04:39
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来袭!内蒙古雨雪持续,范围扩大!

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来袭!内蒙古雨雪持续,范围扩大!

青城之窗
2025-11-07 11:18:11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黔乡小姊妹
2025-11-06 11:23:26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9 11:44:19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一只番茄鱼
2025-11-06 14:45:37
吃瓜:某医院副院长与主任的17分钟视频!

吃瓜:某医院副院长与主任的17分钟视频!

微微热评
2025-11-07 00:55:33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蝉吟槐蕊
2025-11-07 10:29:57
于正投资3亿的剧难播出,吴谨言演妲己,男主已经塌房,白鹿客串

于正投资3亿的剧难播出,吴谨言演妲己,男主已经塌房,白鹿客串

庭小娱
2025-11-07 12:09:52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白面书誏
2025-11-07 11:29:07
电商快被小仙女们快逼疯了?巨型吊牌后续,网上拆吊牌教程已有了

电商快被小仙女们快逼疯了?巨型吊牌后续,网上拆吊牌教程已有了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6 14:35:07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27:47
荷兰选择刚到底,不料中方官宣让光刻机变废铁?特朗普罕见认输

荷兰选择刚到底,不料中方官宣让光刻机变废铁?特朗普罕见认输

叹知
2025-11-07 13:43:16
供货全球60%,中国变压器爆单了

供货全球60%,中国变压器爆单了

市值Observation
2025-11-07 14:55:36
去年老丈人过世我没出席,我工伤需要人照看,才知道妻子的冷漠

去年老丈人过世我没出席,我工伤需要人照看,才知道妻子的冷漠

秋风专栏
2025-11-07 15:31:50
吃好三样,喝好两样,不碰一样,这个冬天不生病!

吃好三样,喝好两样,不碰一样,这个冬天不生病!

常笑健康
2025-11-07 15:34:30
他是军委办事组成员,以微弱优势当选中央委员,后落选政治局委员

他是军委办事组成员,以微弱优势当选中央委员,后落选政治局委员

雍亲王府
2025-11-07 18:40:03
2025-11-08 05:56:49
蔡蔡说史
蔡蔡说史
多看点儿历史知识其实挺好的
1418文章数 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冲古寺看仙乃日雪山的最佳角度在哪? 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