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罗湖区金融核心区,矗立着一个名为“中海·鹿丹名苑”的小区。
它并非普通住宅,而是深圳首个由政府主导的旧住宅区改造项目,承载着一段由辉煌到破败、再由绝望到新生的曲折历史。
它的前身——鹿丹村,建于1989年,曾被誉为深圳最豪华的社区,风光无两,更荣获“全国第一文明社区”的称号。
当时能入住于此的,非革命前辈,即是工程师、政府官员等社会精英,堪称深圳早期名流的聚集地。
毛泽东的女婿孔氏一家也曾在此暂居,而专为团级以上军队转业及离退休军官建造的干部楼,更彰显了其不凡地位。
然而,荣耀之下,隐患深种。
在那个建筑监管尚未健全的年代,“禁止大量使用海砂”还未写入法规,鹿丹村在建设中大量掺用海砂,埋下了命运的苦果。
海风侵蚀,墙体迅速斑驳,楼盘在落成不久即显破败。业主们早在2000年就呼吁重建,但改造之路步履维艰。
转机出现在2013年3月,“深圳海砂事件”如一颗核弹引爆房地产界——氯离子超标的海砂加速钢筋腐蚀,严重威胁建筑结构安全。
央视的报道掀起全国哗然,鹿丹村这座沉睡的“危楼”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次年,拆迁终于启动,2015年正式开工重建,至2018年,崭新的鹿丹名苑迎来业主回迁。
而在深圳宝安新安街道,另一个小区——新乐花园,也走着几乎相同的悲剧轨迹。
1994年建成,占地2.6万平米,建筑面积5.6万平米,共18栋620套住宅。
同样因海砂之害,2005年左右,大部分房屋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保护层剥落等结构问题。
2007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启动新乐花园旧改计划,将其列为深圳市首批棚改试点,由宝安人才安居集团开发。
在政策初期,棚改项目的人才住房以租赁为主。但随着开发压力增大,为平衡企业利润,政府同意将后续项目的人才房由租赁转为出售。
正是在此背景下,海岸悦府人才房应运而生。项目于2022年9月竣工,2024年12月作为可售型人才房启动配售。
作为可售型人才房,海岸悦府入场券门槛不低:学历、专业、社保、年龄、户籍……,能入围的都是这座城市想要留住的中坚力量。
按规定,这类房产产权被“锁定”十年,十年内不可自由交易,十年后若出售,还需补缴高额土地收益。
2024年12月,首批配售房源出炉,共397套约84㎡三房,均价50458.73元/㎡,最低门槛达420万。
尽管价格不菲,但海岸悦府的销售却异常火爆,房天下报道称:“近800户家庭争夺397套房源,中签率仅约50%。每一位‘成功上车’的业主,都堪称幸运儿。”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深圳人才对住房的迫切需求。
海岸悦府位于宝安中心区,虽然容积率高达6.0,但40%的绿化率扳回一局,项目离地铁1号线新安站大约1公里,步行需十几分钟,但楼下翻身路可直达前海,宝安中心区地段的含金量成为其最大卖点。
然而,这份幸运背后,却暗藏新的隐忧。
今年10月下旬,有业主在检查电梯渗水时,无意中踏入了未启用的负三层地下车库,眼前的景象令人心寒。
大量钢筋裸露在外,粗略统计约50处,分布于地库的梁、板、柱等结构部位。大的面积约1平方米,小的也达到30厘米见方。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墙皮尚未脱落的区域,随手一拨,内部的钢筋同样锈迹斑斑。
一个2002年才竣工的楼盘,何以至此?
面对业主的担忧,深圳市宝安安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
可能因车库位于建筑最底层,此前长期未开放,导致内部通风不足、环境潮湿,进而引发该问题。不会影响楼层主体结构的建筑安全。
业主们咨询了建筑行业专家,专家告诉他:
只要建房时未使用海砂,楼盘大概率不会出现倒塌风险.....但根据照片中这个楼盘的现状,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30年后就会出现结构安全隐患。
鹿丹村的老业主汪大爷在2018年回迁仪式上激动不已,他手写了一首小诗送给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诗中“回迁业主身价增,喜上眉头笑在心”一句道出了回迁业主的喜悦。
在深圳另一个角落,海岸悦府的业主们却忧心忡忡地看着地下车库裸露锈蚀的钢筋,担心着3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构安全隐患。
两个小区,同一片天空,不同的命运。
最后,把业主们拍的照片贴出来,让读者中的专业人士来分析分析。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