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消息,荷兰必须为半导体断供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中方此次立场清晰,明确认定荷兰要负100%责任,还发出“最后通牒”:若不加以改正,就请做好承担所有后果的准备。
![]()
编辑:7
政客在砸我们的饭碗!
这一切的起点要追溯到荷兰政府配合美国的一系列操作,他们对中国企业发起了堪称精准的三步连招。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动用一部冷战时期的老法律,直接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关联主体的资产。
![]()
这一釜底抽薪让安世在欧洲的资金流瞬间断裂,工厂运转陷入停滞,连支付供应商货款都成了奢望。
紧接着,荷兰企业法庭又迈出了更危险的一步,强行暂停了中国创始人的CEO职务,更是把其持有的99%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
这种操作无异于赤裸裸的抢劫,完全无视了中企的合法权益,让国际商业规则颜面扫地。
到了10月26日,荷兰总部更是直接下达了断供令,宣布停止向中国东莞工厂供应核心的晶圆材料,试图一举扼住中国制造的咽喉。
然而,这一连串看似凌厉的攻势,却让阿斯麦总部的高管们彻夜难眠,他们深知,这种政治干预正在严重伤害欧洲产业的根基。
![]()
ASML高层多次公开警告,荷兰政府的短视行为,正在把欧洲宝贵的半导体产业推向危险的边缘。
可海牙的政客们似乎充耳不闻,经济部长甚至还公开表态,说要继续加强对中国企业的管控,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内部巨大的撕裂,让整个事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荒诞的戏剧性,也为后来的反噬埋下了伏笔。
![]()
中国工厂灯火通明,反制效果超乎想象
面对荷兰的步步紧逼,中方的应对既精准又有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略定力和产业韧性。
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定向出口管制,限制其在中国的工厂及分销商出口23个特定料号的核心产品。
这些产品对于安世的全球客户来说,是绝对的关键件,尤其是那些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的车规级芯片。
![]()
更让荷兰始料未及的是,中国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安世全球高达70%的封测产能,这里早已是世界芯片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断供令看似凶猛,但现实却给了荷兰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工厂的订单不降反升,最近出货量激增,还接到了十多亿的新订单。
![]()
东莞工厂里灯火通明,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笑着透露,客户几乎把门槛踏破了,订单早已排到了明年。
这背后是中国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领域拥有的绝对优势,也成为了中方反制的重要筹码。
中国商务部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来沟通,但前提是要拿出诚意,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得到出口豁免。
![]()
这种既有硬度又有弹性的反制,让荷兰的封锁图谋彻底破产,反而让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暴露无遗。
与多年前中兴事件时的被动相比,今天的中国在关键产业链上的“免疫力”已经今非昔比,这场博弈的主动权正在悄然易手。
![]()
德国车企拉响警报,欧盟压力与日俱增
荷兰政府本以为,自己只是在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却没料到,最先扛不住压力的,竟是自己的欧洲盟友。
安世的断供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地震,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度依赖芯片的欧洲汽车工业。
![]()
最先倒下的是本田,它在墨西哥的工厂因为缺少安世的芯片,已经被迫停工,而这条生产线,原本每年能生产20万辆SUV,停工一天的损失就是百万美元级别。
德国的宝马、奔驰,乃至法国、美国、日韩在欧洲的工厂,都面临着芯片库存迅速见底的致命危机。
![]()
大众汽车位于德国狼堡的明星工厂,也就是生产高尔夫车型的地方,更是因为缺芯被迫宣布关门停产。
市场上出现了疯狂的“扫货潮”,各大车企都在拼命寻找安世芯片的替代品,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安世的二极管和晶体管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了40%的份额,奔驰、宝马这些大厂根本找不到能够替代的货源。
就算找到了替代型号,也至少要经过长达半年的认证周期才能装车,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紧急呼吁,要求布鲁塞尔和海牙“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解决芯片危机。
![]()
他警告说如果危机持续,德国汽车工业将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ASML最新的财报也显示,中国区的营收占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超过50%,CEO彼得·温宁克重申,地缘政治绝不该破坏全球化的半导体生态。
这些来自产业一线的真实数据和警告,让荷兰政府的行为,在盟友眼中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欧盟内部施压荷兰收手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
荷兰政府骑虎难下,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事到如今,荷兰看守首相斯霍夫的政府,可以说是彻底骑虎难下,陷入了进退失据的战略困境。
他们本以为手握ASML这张王牌,就能在全球半导体博弈中为所欲为,却严重低估了全球化产业链的复杂性和韧性。
他们以为掐断了晶圆供应,中国就会屈服,却没想到,中国的反制如此精准,并且激发了自身产业链更强大的活力。
![]()
他们以为美国会为自己撑腰,却没想到,最先承受损失的,是德国等欧洲盟友,盟友的怨气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烈。
如今,荷兰政府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荒诞的循环:越是坚持对抗,欧洲盟友的损失就越惨重,欧盟的怨气就越重。
![]()
而欧盟的压力越大,荷兰在国际上就越孤立,其试图通过强硬姿态换取政治利益的算盘,也就彻底落空了。
抢来的安世股权,非但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不断制造麻烦的负资产。
![]()
更重要的是,这种短视的政治操弄,正在损害荷兰作为商业投资目的地的国际声誉,让全球资本对这个国家的法治环境产生怀疑。
ASML高管们忧心忡忡的警告,荷兰媒体的清醒反思,德国车企的紧急求救,共同构成了一幅对荷兰政府的无声控诉图。
![]()
从企业纠纷上升到国家博弈,再到如今的全产业链风波,荷兰政府亲手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现在,选择权其实还在荷兰自己手里,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还是认清现实,及时纠正错误,回到正常合作轨道上来。
如果他们继续执迷不悟,那么全球供应链的乱子只会更大,而最终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将是包括荷兰在内的每一个人。
![]()
![]()
![]()
![]()
结语
荷兰的这出闹剧,揭示了全球化时代最朴素的道理:没有谁能成为一座孤岛。
未来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个技术节点的零和博弈,而是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韧性的比拼。
当政治的疯狂遇上市场的冷静,谁先回归理性,谁才能拿到那张通往未来的船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