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一场本是民主党内部角逐的纽约市市长选举,为何让共和党总统特朗普迫不及待下场“拉偏架”,甚至不惜撕破党派脸皮,公开力挺一名民主党背景的候选人,还放出“不选他就断联邦资金”的狠话?
这场被美媒称为“2026年中期选举风向标”的地方选举,早已跳出单纯的市政竞选范畴,变成了一场裹挟着利益交换、党派博弈与权力算计的政治大戏。
![]()
当地时间11月4日,纽约市市长选举正式拉开帷幕,而在投票前一天的11月3日,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则社交媒体表态,彻底搅翻了原本就暗流涌动的选情。
身为共和党领袖,他没有支持本党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反而将橄榄枝抛向了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甚至用近乎命令的语气要求选民必须投给库莫。
特朗普直言,库莫是有成功政绩的领导者,而民主党领跑者佐兰·曼达尼完全没有胜任市长的能力,若其当选,纽约市将彻底陷入经济和社会灾难。
![]()
他明确表示,一旦曼达尼胜选,联邦政府将只向自己的家乡纽约市提供法律要求的最低额度资金,切断大部分关键联邦支持。
特朗普的这一选择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一场精准的政治算计,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嘲讽曼达尼,将这位实际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候选人贴上“小共产主义者”的标签,核心原因在于曼达尼的政策主张与特朗普政府完全对立。
曼达尼作为“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成员,主张公交免费、提高最低时薪、向富人加税等激进政策,还直言自己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这样的立场自然让特朗普视其为眼中钉。
![]()
除此之外,特朗普对纽约市的“资金威胁”也并非首次,此前就曾因治安政策、移民政策分歧,多次以削减联邦资金相要挟,此次不过是故技重施,试图通过扶持“友好市长”掌控纽约市的治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盟友、亿万富翁马斯克也在同期公开支持库莫,与特朗普形成呼应,进一步加大了对选情的干预力度。
面对特朗普的跨界背书,库莫的选择同样充满争议却又暗藏玄机,在特朗普表态后半小时,库莫便在WABC电台的采访中明确回应,认同特朗普“给斯利瓦投票就是给曼达尼投票”的说法,暗指斯利瓦的参选纯属自私之举,变相坐实了两人的跨党派同盟关系。
![]()
库莫曾在2011年至2021年担任纽约州州长,后因性骚扰丑闻辞职,此次在民主党初选中败给曼达尼后,他选择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继续参选。
对于接受共和党总统背书的争议,库莫团队坚称这是“务实的选战策略”,这一说法并非没有依据。
纽约市作为传统的“深蓝地区”,民主党选民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移民问题引发的矛盾让选情变得复杂,超过11.33万移民的涌入让纽约市本财年需花费约50亿美元安置,51%的民主党注册选民认为移民构成“重大问题”,单纯依靠民主党票仓已不足以稳赢。
![]()
库莫的策略很明确,通过特朗普的背书吸引对曼达尼激进政策不满的温和共和党选民与中间派,弥补自身在民主党内部的支持短板。
而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对冲基金富豪比尔·阿克曼等超级富豪的支持,也让库莫的竞选底气更足,这背后折射出美国选举中大额捐款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数据显示,今年中期选举政治捐款总额的15.4%来自超级富豪,远超普通选民的影响权重。
曼达尼的选择则是将这场跨党派同盟直接定性为“利益交换”,以此凝聚反特朗普选民的支持,这位34岁的政坛新人出生于乌干达,7岁随家迁居纽约,父母均为印度裔,他早在几个月前就公开表示预料到特朗普会支持库莫。
![]()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和库莫的回应,曼达尼在皇后区阿斯托里亚的竞选活动中愤怒反击,指出特朗普领导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支持库莫,本质是因为库莫会成为最符合特朗普利益的市长,而非为纽约市民着想。
他进一步揭露,自己与库莫拥有部分相同的大额捐款人,两人实则是“利益共同体”,库莫若当选,只会是特朗普政府的“傀儡市长”,而非纽约市的守护者。
曼达尼的竞选团队发言人多拉·佩凯克更是直言,特朗普的背书无疑给库莫的竞选“钉上了棺材钉”。曼达尼的反击精准抓住了特朗普在纽约市的低支持率现状。
![]()
路透社4月的民调显示,特朗普的公众支持率仅为42%,创其重返白宫以来新低,5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正在丧失全球信誉,这样的民意基础让“反特朗普”成为有效的竞选武器。
在这场多方博弈中,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他的选择只能是怒斥这种“党派背叛”。
作为公民巡逻组织“守护天使”的创始人,斯利瓦常以红色贝雷帽的形象亮相,却意外成为特朗普调侃的对象,特朗普甚至在表态中特意提到“斯利瓦不戴贝雷帽好看多了”。
![]()
特朗普早在9月就曾建议斯利瓦退出竞选为库莫让路,此次公开表态更是直接分流了本就有限的共和党选票,截至11月3日11时,斯利瓦的民调支持率仅为17.3%,远低于曼达尼的45.8%和库莫的31.1%。
斯利瓦在接受采访时怒斥特朗普背叛了共和党理念,为了个人政治私利牺牲党派候选人,他的支持者也纷纷表达不满,认为这种跨界背书严重违背了党派政治的基本逻辑。
这场由特朗普强行介入引发的纽约市市长选举乱局,本质上是美国两党极化、利益裹挟选举的缩影。
![]()
选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背书对库莫而言是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一方面确实能吸引部分对曼达尼激进政策不满的温和选民,帮助库莫缩小与曼达尼的民调差距。
另一方面也会刺激民主党激进派和坚决反特朗普的选民集中支持曼达尼,进一步固化选民对立,而库莫接受共和党背书的选择,也让民主党内部出现分裂,部分激进派指责其“背叛党派立场”,这种内部矛盾可能会影响后续选票的集中程度。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场地方选举早已超越了“谁来治理纽约”的范畴,作为2026年中期选举的风向标,它折射出美国政治的核心困境。
![]()
党派界限日益模糊,利益交换取代政策共识,金钱与权力深度捆绑,而普通选民的诉求往往在这场博弈中被边缘化。
特朗普试图通过扶持“友好市长”掌控纽约治理的选择,库莫为胜选冒险接受跨界背书的选择,曼达尼以“反特朗普”为核心的反击选择,斯利瓦沦为牺牲品后的愤怒选择,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与权力博弈。
最终,无论谁赢得这场选举,纽约市的治理挑战都不会消失,移民安置的50亿美元缺口、城市治安的持续恶化、普通民众对生活成本的不满,这些实际问题不会因一场充满算计的选举而自动解决。
![]()
而这场选举暴露的美国选举制度弊端,以及党派极化、金钱政治的深层次问题,只会在未来的政治博弈中进一步加剧。
所谓的“民主选举”,在权力与利益的裹挟下,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本的底色,这或许才是这场“乱套”选举给美国政治留下的最深刻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