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打通从课堂到岗位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自主研发的“元学在线”平台,以其独特的“校—企—生三端联动”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受到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而这套工具的推广应用,其实还是一场从“课堂到职场”再到“职业全周期”的教育生态构建。
精准对标,让教育更贴近产业
时针回拨至2019年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数智大学”专项小组成立。当时,团队内部最初的项目构想名为“大学生岗位胜任力提升平台”——这个命名背后,是团队对3000多名学生、多所高校和数十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的痛点:企业反馈应届生“技能与岗位需求存在代际差”,学生坦言“课堂知识难以应对实际工作挑战”,而高校教师更陷入“教什么”“怎么教”的集体困惑。
![]()
“传统高等教育存在‘断点’。企业用人需求与教学内容存在时间差和能力差,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引导,就业指导多停留在简历、面试技巧等表层。”项目负责人、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彭光辉说,“学生行业认知模糊,自学碎片化;企业最需要的能力,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正是这份“从产业中来”的紧迫感,“元学在线”应运而生,并以“岗位能力模型”为锚点,开启了长达五年的迭代之路:2020年Beta版本开发完成,命名为“大学生就业提升支持平台”;2022年1.0版更名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系统”,直至2024年正式命名为“元学在线”。每一次升级,都是对“如何让教育更贴近产业”的持续探索。
不只是学习平台,更是“协同育人生态”
与传统在线教学平台不同,“元学在线”不是一个单纯的课程资源库,而是一个将学生、教师、企业三方紧密融合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
平台的核心功能,是让学生“对标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导入心仪企业的招聘岗位,系统自动解析该岗位所需的能力模型,生成对应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例如,想应聘华为云计算工程师,平台会明确提示需掌握的技术、学习的课程、完成的实践项目及必备能力,真正实现“有的放矢”。
![]()
“支持不是静态的。”彭光辉强调,“技术迭代迅速,今年热门的技术明年可能过时。平台会依据最新需求,动态提供前沿能力培养指导。”
项目核心骨干黄曼绮强调,“服务的核心是学生,但高校和企业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她看来,平台的创新在于“动态闭环”——企业上传真实岗位需求与行业数据,教师根据平台分析结果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生通过“学习—测评—再学习”循环提升能力,最终反馈到就业环节。“以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毕业季,如今借助这个平台,企业可以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介入,提前锁定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而学生也能借此更早地了解行业动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黄曼绮说。
此外,“元学在线”有效弥补了高校教学的短板。高校课时有限,教学内容难以实时响应行业变化,“元学在线”通过爬虫技术实时抓取招聘网站、技术社区等公开信息,深入分析当前市场最需要的技能趋势并转化为实用的课程建议推送给教师,使得教学从“经验驱动”成功转向“数据驱动”,从“闭门造车”转变为“按需定制”。彭光辉表示,“元学在线”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
![]()
如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多个教师团队,依托于该平台开发的项目、课程,获得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省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同时,“元学在线”项目还入选四川省第一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此外,学生对口就业率显著提升,特别是计算机学院的网络安全实验班,已提前一年实现了100%对口就业。
未来:让更多学生“学以致用、优质就业”
目前,“元学在线”已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全面推广,并先后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西藏大学、华为生态圈企业等开展合作交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技术平台,而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育人生态。”黄曼绮说,“未来希望更多高校、企业加入,帮助学生通过对标学习,实现从学习者到产业人的顺利转变。”
![]()
彭光辉透露,平台将继续优化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追踪功能,并进一步扩大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深度,“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向、学有所成”。
更为深远的是,随着校友群体持续使用,“元学在线”正自然凝结成一股强大的“校友学习力”——往届生的学习路径可成为新生的参考模板,行业导师(校友)可通过平台反哺教学,而企业需求数据则通过校友网络实现更精准的传递。这种育人使命的延伸,让教育突破校园围墙的物理限制,形成“在校-毕业-职场”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全程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学校的视野已延伸至“职业全周期”——未来平台将服务在校生与职场人,为用户提供职业进阶的能力提升方案,助力精准规划“下一步学习路径”。
结语
从解决“岗位胜任力不足”的单一命题,到构建“终身学习生态”的系统方案——“元学在线”以其清晰的育人逻辑、务实的功能设计、显著的应用成效,为破解“产教融合难、就业对接难”提供了有价值的范式。它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理念:教育不应是孤岛,学习不应是盲目前行。只有让学生看见方向、触摸未来,他们才能真正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乘风破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