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BOOK
整本书阅读
![]()
倪文尖教授讲《朝花夕拾》
整本书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将原来的“名著导读”全面升级为“整本书阅读”板块。这一变革不仅在阅读数量上提出新要求,更在阅读任务设计和阅读评价体系等层面带来了重大改变。
面对这一趋势,中学生该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语文老师又该如何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在长篇幅、多线索的文本中构建系统性的阅读思维?这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难题。
六-九年级整本书阅读必读书目
![]()
六上:《童年》
六下:《林海雪原》
七上:《朝花夕拾》(重点导读)+《西游记》(自主阅读)
七下:《骆驼祥子》(重点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主阅读)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重点导读)+《红岩》(自主阅读)
八下:《经典常谈》(重点导读)+《昆虫记》(自主阅读)
九上:《简爱》(重点导读)+《唐诗三百首》(自主阅读)
九下:《水浒传》(重点导读)+《儒林外史》(自主阅读)
![]()
11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倪文尖教授,在西岸美术馆与师生和家长共同探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他以七年级必读书目——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为例,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丛书,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实践方案。
从独立篇章到整本书思维
读懂“民族魂”鲁迅
倪文尖教授指出,鲁迅的文章不容易读,而作为回忆性散文的《朝花夕拾》,在双重时空和双重视角的交错切换中,读起来更显“芜杂”。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往往存在着两个鲁迅形象:一个是作为革命家的“党”的鲁迅,另一个是作为精神引导的“知识分子”鲁迅。那么,哪一个才是更加完整、真实的鲁迅?《朝花夕拾》作为鲁迅以个人经历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的散文集,为我们理解鲁迅的真实形象提供了重要线索。明确鲁迅的形象定位,对于读懂原著至关重要。
![]()
活动现场
![]()
倪教授特别肯定了“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丛书的学术专业性。他现场引导大家阅览了该丛书中《朝花夕拾》分册的目录结构,指出丛书将原著中的小引和10篇散文精心编排为六个单元进行解读。特别是以第四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耳熟能详的篇目作为分界点,逐步呈现了儿时鲁迅、少年鲁迅和青年鲁迅的人生轨迹。
如此巧妙编排,就将原本看似独立的单篇文章,有机地组合成整本书的阅读逻辑。通过这种系统性的阅读,鲁迅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他既不是单一的“党的鲁迅”,也不是纯粹的“知识分子鲁迅”,而是两种形象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可亲可近、终其一生为底层发声,同时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民族魂”鲁迅。
整本书阅读方法
最重要是坚持读完
基于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倪文尖教授在解读《朝花夕拾》的同时,以幽默而务实的语言,分享了初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方法。他将其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基本点和三个策略”。
![]()
![]()
一个核心目标:坚持读完全书
倪教授强调,整本书阅读的首要障碍往往是篇幅过长,加上时代和语言的隔阂,导致学生难以坚持。因此,首要目标是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无论是泛读还是略读,坚持读完全书。只有迈出这第一步,后续的深入理解才成为可能。
两个基本立足点
其一,初中阶段的阅读不宜过度求深。倪教授主张,初中生阅读《朝花夕拾》应立足于“童年鲁迅”的视角,重点体验鲁迅的经历和情感,而对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不做过度解读。
其二,回归文学阅读的本真。应当以文本本身为基点,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特别是他们在文学性阅读中的收获和疑惑,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互文性阅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与探究,同时对照课标要求,聚焦初中学段的基本任务,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个教学策略
第一,基于学情,深入浅出。教师应当形成“以点带面、结构先行”的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构建认知框架的能力。
第二,善用注释,读通读透。在教师引读或亲子阅读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书籍注释,通过注释解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涵。
第三,品味文字,感受美好。对于读懂的内容,要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其精妙之处。通过圈划批注、品味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体验作者情感的丰富性,从而感受文字之美。
![]()
![]()
拾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朝花夕拾》是对鲁迅名作《朝花夕拾》的领读,作为一本助学读物,本书将原著中11篇散文分成六个阅读单元,给出新颖的阅读方案,将整本《朝花夕拾》看作一篇采用倒叙手法的散文,引导读者关注回忆与现实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体现出的情感版图。
对家长和教师的引读建议
做好正确且难的事
现场互动中,面对家长提出的“孩子无法坚持深度阅读”的困惑,倪教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当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以完成阅读为首要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习惯。此外,他特别提倡亲子共读,建议家长在吃饭、聊天等闲暇时光,与孩子进行阅读互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
家长提出困惑,与倪教授探讨亲子阅读方法
对于教师教学,倪教授理解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困境下,教师面临的挑战。他建议教师可以精选优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科学的文本内任务设计。通过组建班级阅读共同体,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有策略地布置作业任务,帮助学生坚持完成整本书阅读这项“正确且难的事情”。
![]()
一位中学老师与倪教授探讨整本书阅读方法
活动最后,倪教授强调,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终身阅读的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家长、学生都需要保持耐心,家校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让阅读真正成为一件愉快而非有压力的事情。
![]()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丛书
(共16册)
主编:陈引驰 陈军
副主编:杨晓燕 蒋远桥
37.00元/册
从名著导读到深度阅读;学术名家与一线名师合力研发,精讲文本内核、精练思维路径;伴读学案+测评系统助力学生实现真实阅读到能力转化。
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市特级校长、陈军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市北中学陈军校长联合主编。本丛书覆盖初中至高中部编版教材“名著导读”全套核心书目,过程性引领和测评贯穿始终,切实促进学生的真实阅读、真实学习、真实成长。
全套书目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朝花夕拾》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童年》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经典常谈》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西游记》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林海雪原》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唐诗三百首》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简.爱》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红星照耀中国》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红岩》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骆驼祥子》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昆虫记》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水浒传》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儒林外史》
来源:读写素养养成
关注并设为星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