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比美日欧:他们房地产调整要6-7年,我们何时才能调整回来

0
分享至

最近聊起房地产,不少人都会感慨“好像还没看到探底的头”,这种感受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渗透在经济数据和日常日子里。

一边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掉成了负数,产业链上从建材到家电的不少行业都跟着放缓,另一边是不少家庭攒下的财富跟着房价缩水,曾经以为稳妥的“家当”,如今成了需要操心的变量。

这轮调整还要持续多久?普通人的生活正在受哪些影响?政策层面又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各位不妨听我小李一句,咱们从身边能感受到的细节,慢慢理清楚这些问题。



跌了五年还没停?

从2021年房地产高位回落至今,五年时间里,市场的降温幅度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

去售楼处问问就知道,不管是新房成交量还是新楼盘开工量,都比高点时少了六成到七成,二手房市场更明显,不少城市的均价从高点跌了三成多,有些郊区或者户型一般的房子,跌幅还会更大些。

若参考国际上那些经历过房地产大起大落的经济体,比如美国、欧洲或是日本,会发现一个共性规律:它们从市场高点调整到平稳阶段,通常成交量会下跌五成左右,房价跌幅在四到五成,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六七年。

这么对比来看,当前国内房地产的成交量跌幅已经超过了这些国际案例,房价跌幅也在逐步接近,但调整时长才刚到第五年,按这个节奏,市场要真正稳住,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国际经验终究只是参考,不能直接套用到国内市场,各国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差异不小,比如不少国家以存量房交易为主,而国内过去十几年更依赖新房开发,开发商的债务结构、居民的购房习惯都有明显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没有出现其他国家调整期常见的金融体系大规模违约问题,银行体系相对稳定,这是一个重要优势。

但也要看到,房地产牵扯的行业太多,它的调整会间接影响到就业、消费等多个领域,最终还是会传导到普通人的工作和收入上,这一点需要正视。



最揪心的是中产

房地产调整带来的影响,在中产家庭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常见的场景是:几年前在高位入手房产,如今房价跌了三成多,每月的房贷却一分没减。

为了扛住月供,有人下班后兼职开网约车,有人把孩子的课外班从多个缩减到只留刚需,甚至连定期体检都往后推。

之前常能看到类似《北上广深那些消失的中产阶级》的讨论,核心不是说中产的收入降了多少,而是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在减少。

过去买房是“资产增值”的象征,能给家庭带来稳定预期,现在房子成了“负债压力”的来源,每月发薪后先想着还房贷,不敢轻易消费,也不敢随意换工作。



有意思的是,当前资本市场和舆论场的关注点,与普通人的实际需求之间,似乎存在一定错位。

大家热议的“科技牛”“科幻牛”,从人形机器人到核聚变、量子计算,都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值得关注。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下更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的日常:房贷能不能少还点?房价会不会继续跌?孩子上学的学区房会不会受影响?

说到底房地产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经济指标,它连着千万家庭的“家”,就算有再遥远的“星辰大海”,也不能脱离“好好过日子”的现实需求。



政策能帮上忙吗?

既然市场自发调整还需要时间,政策层面能不能提供一些助力?当前行业内有几个讨论较多的方向,但每个方向都需要平衡利弊,不是简单推出就能见效。

第一个方向是消化库存房,有观点建议,由中央统筹资金,收购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商品房,改造为保障性住房。

尤其是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这类住房能解决农民工等群体的居住问题,既消化了库存,又完善了保障房体系,让更多人能“住有所居”。

这个思路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实操中需解决不少问题:选择哪些城市收购?优先收购哪些开发商的项目?按什么价格收购?



这些环节若处理不好,容易出现“代理人风险”,地方可能为争取补贴过度申报,开发商可能想借机抬高价格,最终导致资金效率降低。

要推进这类举措,关键在于流程公开透明,比如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定价,公开收购清单和分配结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实处。

第二个方向是是否直接救助房地产开发商主体,目前政策的核心是“救项目不救主体”,重点保障商品房交付,避免出现“烂尾楼”,但不直接为开发商的债务兜底。



有声音提议参考国际经验,用公共财政或国有资本为开发商注资,避免企业大规模倒闭引发连锁反应。

但这个方向的争议较大:过去几年部分开发商因盲目扩张导致债务问题,若用公共资金兜底,可能引发“道德风险”,让此前无序扩张的企业免于承担后果。

若要推进这类措施,关键在于明确约束条件,比如要求开发商剥离非核心资产、降低高管薪酬,且救助资金只能用于保交楼和偿还购房者违约金,不能用于新增投资或其他用途。



第三个方向,也是当前讨论中相对更贴近民生需求、落地阻力较小的,是通过财政手段减轻居民房贷压力。

受“不可能三角”影响,货币政策大幅降息的空间有限,既要保障银行体系的利差稳定,又要维护人民币汇率平稳,难以通过单一降息直接降低房贷成本。

但财政可以发挥补充作用,比如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息进行补贴。

无论是已购房家庭还是潜在购房者,都能直接受益,对扛着高月供的中产来说,利息补贴能直接减轻现金流压力,对潜在购房者来说,购房成本降低后,入市意愿也可能逐步回升。



结语

其实房地产这轮调整,本质上是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经阶段,转型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积累。

但只要政策始终围绕“保障居民居住需求”的核心,避免复杂的操作流程,先从减轻普通人的房贷压力入手,再逐步解决库存消化和开发商债务问题,市场企稳的时间或许能比预期缩短。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子的核心功能是“住”不是“炒”,让“家”的压力小一点,整个市场的信心自然会慢慢恢复,日子也能过得更踏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农村光棍越来越多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农村光棍越来越多

加油丁小文
2025-11-07 05:30:03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空天力量
2025-11-06 13:06:50
NFL达拉斯牛仔队球员马肖恩-尼兰饮弹自尽,年仅24岁

NFL达拉斯牛仔队球员马肖恩-尼兰饮弹自尽,年仅24岁

懂球帝
2025-11-07 11:33:11
61年造币厂职工偷走800两黄金,19年后兑换,银行一眼识破

61年造币厂职工偷走800两黄金,19年后兑换,银行一眼识破

兴趣知识
2025-11-06 03:15:03
1976年尼克松访华时,想给周总理扫墓,秘书一番话却让他潸然泪下

1976年尼克松访华时,想给周总理扫墓,秘书一番话却让他潸然泪下

历史龙元阁
2025-11-06 20:05:05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喵喵娱乐团
2025-11-07 16:31:26
中方重拳击阿萨德,俄美英法难以应对,朱拉尼逆流而上?

中方重拳击阿萨德,俄美英法难以应对,朱拉尼逆流而上?

林子说事
2025-11-06 06:24:48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下周就放!重庆荣昌区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共4天

上游新闻
2025-11-06 09:16:02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地图帝
2025-11-07 09:32:28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阿校谈史
2025-11-07 16:36:49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2000年吴石案解密,吴家人拿到了陈诚的临终密信,内容写得很直白

小蜜情感说
2025-11-06 12:28:57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和高露恩怨再被扒出,被喊话赶紧退圈!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和高露恩怨再被扒出,被喊话赶紧退圈!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7 10:59:49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奔驰蹭烂了小米为何不宣传?客户群体不同,玩不到一块?

奔驰蹭烂了小米为何不宣传?客户群体不同,玩不到一块?

功夫AUTO
2025-11-06 16:38:52
杜兰特:我整场都被三个黑鬼防守;球迷:这战术很聪明啊

杜兰特:我整场都被三个黑鬼防守;球迷:这战术很聪明啊

懂球帝
2025-11-07 11:33:11
雷军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400亿的亏损

雷军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400亿的亏损

诗意世界
2025-11-07 18:13:47
帮美元围剿人民币,伦敦金属交易所步子迈大了

帮美元围剿人民币,伦敦金属交易所步子迈大了

百味朱砂
2025-11-07 12:00:44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09:33:43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高市早苗来“道歉”了?特派10名官员访华,为力求和中方“互信”

高市早苗来“道歉”了?特派10名官员访华,为力求和中方“互信”

通文知史
2025-11-06 21:00:03
2025-11-07 22:04:49
奥字侃剧 incentive-icons
奥字侃剧
小镇做题家|一个普通男孩 搞钱|励志逆袭|打破信息差
1437文章数 1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爆发!又一波世界级的投资,砸向海南!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再“卷”大电池?曝行业首台 10000mAh± 中端机

亲子要闻

可能你的玩具正在发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