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莞想离婚却约不到号!”一则网友吐槽在社交平台引爆热议。
发帖网友称,登录广东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后惊讶地发现,东莞市多个婚姻登记处页面均显示“最近无可预约时段”。随文附上的系统截图显示,石龙镇、石碣镇、茶山镇等至少五个登记点未来15天内均无可用号源。
这一发现迅速引发共鸣,评论区涌入上千条留言,不少网友调侃“东莞离婚比春运抢票还难”,甚至衍生出“东莞最近离不了婚”的说法在网络传播。
面对舆论发酵,11月4日,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作出官方回应,核心原因是2025年5月10日起实施的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政。
该政策依据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户籍限制,内地居民可在工作或生活地办理婚姻登记,无需返回户籍地。东莞作为制造业重镇和外来人口聚集地,政策放开后,大量非户籍居民选择在当地办理离婚,导致号源需求激增。
针对预约难,登记处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每日早上8:30为固定放号时间,会释放未来15天的号源,此时段预约成功率最高。
此外,可留意非放号时段的“退号”名额捡漏,或选择显示“蓝色可约”的距离稍远登记点。
![]()
支持新政的网友认为,预约难恰恰证明了“全国通办”政策的必要性和普惠性。
他们指出,以往外来务工人员为办理离婚不得不长途跋涉返回户籍地,耗费时间金钱,新政极大便利了这部分群体。
有评论称,“离婚自由的前提是离婚便利,号源紧张是改革初期的阵痛,值得理解”。
另一部分网友则对行政服务能力提出质疑,认为应预见需求并提前扩容。
他们质疑,既然新政旨在便民,为何配套服务未能同步跟上,导致便民变扰民?
有观点指出,预约系统界面不友好、操作指引不清晰,放号瞬间即被秒光,疑似有黄牛利用技术手段抢号囤号。
此外,全部流程需在线预约,对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不够友好。
有网友由预约难引申至对婚姻价值的思考,认为结婚需谨慎,离婚亦非解药。
同时,婚姻登记数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关注.
同期东莞市结婚登记18,541宗,近乎翻倍。这被部分舆论解读为社会婚姻观念更趋开放和务实,追求个体幸福成为重要考量。
![]()
东莞作为外来人口集中的城市,其婚姻登记需求具有存量,原有户籍居民和增量,新政覆盖的非户籍居民叠加的特点。
这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具备更强的弹性、前瞻性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如何根据人口流动趋势科学预测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难题。
事件反映了数字化转型中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