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刷热搜时,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11月4日,饿了么APP要更名为淘宝闪购的消息突然冲上榜单。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一看,饿了么图标上已经悄悄印上了双11淘宝闪购的字样,这可不是简单的营销联动,更像在释放一个明确信号。
![]()
但让人好奇的是,作为阿里旗下两个独立的即时零售业务,饿了么深耕本地生活多年,淘宝闪购才上线半年多,为什么突然要在名称上绑定?
要知道现在的即时零售赛道早就不是一家独大,美团稳坐头把交椅,京东也在快速追赶,阿里这步棋到底在打什么算盘,这背后,其实是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战场上角力的缩影。
![]()
要理解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的动作,得先看清当下即时零售的竞争态势。现在的市场基本是三国杀局面,美团凭借先发优势稳居第一,京东靠着供应链特色快速突围。
而阿里则在两者的夹击中寻求破局,这也是它急于推动业务融合的核心原因,美团的优势已经形成了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
它手握745万骑手组成的配送网络,覆盖了97%的城市社区,日均订单量能达到6500万单,这种规模效应直接把单均配送成本压到了4.13元。
更关键的是它的AI调度系统,高峰期每秒能处理3000个订单,毫秒级就能完成路径规划,再加上正在推进的闪电仓计划(2027年要增至10万个),30 钟达已经成了美团的标签。
![]()
而且美团还把闪购和到店、酒旅业务捆在一起,用外卖这种高频需求带动低频消费,用户粘性特别强,2025年第三季度闪购GMV同比增长40%,非餐饮订单占比都达到了30%。
京东则走了差异化的品质路线,它以达达快送和京东物流为支撑,主攻3C数码、家电这些高客单价商品,甚至能把家电配送时效压缩到30分钟。
![]()
而且京东还靠PLUS会员体系精准获客,2500多万会员能享受专属外卖优惠,单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单。
不过京东的短板也很明显,订单密度不足导致骑手日均配送只有8-12单,单均成本居高不下,智能调度系统还在训练阶段,效率跟美团有差距。
![]()
再看阿里,饿了么虽然有成熟的履约能力,但这两年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下滑,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淘宝闪购刚起来,有流量但缺乏线下履约根基。
在美团的规模壁垒和京东的品质壁垒面前,阿里只有把两者的优势捏合起来,才能形成对抗的合力,这就是饿了么和淘宝闪购要绑定的底层逻辑。
![]()
饿了么输血与阿里的破局尝试
可能有人会问,淘宝闪购才上线半年多,怎么就能和饿了么站到同一梯队,其实它的快速成长,既是饿了么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阿里在即时零售赛道上的孤注一掷。
今年4月30日,正是京东和美团打得最激烈的时候,阿里顺势推出了淘宝闪购,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讲究,就是要趁乱切入市场。
![]()
而且淘宝闪购不是从零开始,它是由淘宝天猫之前的小时达升级而来,一上线就拿到了淘宝APP首页的一级流量入口,这种资源倾斜在阿里体系里都算少见。
更重要的是,淘宝闪购刚落地,饿了么就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来,为了拉新,两者一起搞联合补贴,用户在淘宝闪购买东西能拿到和饿了么一样的优惠。
![]()
饿了么还开放了自己的供给池,便利店零食、药店药品这些本地资源,淘宝闪购用户随时能下单,甚至连骑手资源都是共享的,保证配送时效不输给美团。
当时有个闪购项目的工作人员跟我说,阿里做业务向来喜欢抢占最佳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协同全力压上,淘宝闪购能快速起量,本质是站在了饿了么的肩膀上。
![]()
饿了么多年积累的社会化仓配、超算平台、地图技术这些能力,直接成了淘宝闪购的基础设施,而淘宝的流量和品牌资源,又帮饿了么打开了非餐饮市场。
这种协同效应在数据上体现得很明显:今年8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直接冲到了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也有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
和4月刚上线时相比,足足增长了200%,这个速度比京东快多了,但要追上美团的6500万日均订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双 11 的信号与未来
现在刚好到了双11,饿了么图标加上淘宝闪购字样,再加上外界对两者合并的猜测,其实都是阿里加快远近场融合的紧急信号。
毕竟在美团和京东的夹击下,阿里必须拿出更有力的动作,才能实现三年内1万亿交易增量的目标。
![]()
这个目标不是随口喊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今年8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就说得很明确,他说淘宝闪购的规模和用户心智已经超预期,但接下来要在效率上追上美团。
这其实点出了阿里的短板,目前美团靠规模效应把成本压得很低,京东靠品质稳住了高客单价用户,而阿里要做的就是用生态协同补效率的课。
![]()
阿里的具体打法有两步:拉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入驻,预计未来要吸引百万家门店加入,让品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比如你在淘宝闪购买某品牌的衣服,能直接从家附近的门店发货,当天就能试穿,买家电时,线下店员还能上门安装,用服务体验对抗京东的品质标签。
![]()
还有深化饿了么的能力复用,蒋凡特意提到,饿了么的基础能力建设是淘宝闪购快速成长的关键,接下来还要让饿了么承接更多非餐饮订单,比如鲜花、玩具配送,甚至到店取货服务。
用全场景覆盖对抗美团的生态闭环,不过阿里的风险也很明显,现在美团已经在搞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还允许骑手多平台接单,进一步提升运力弹性。
![]()
京东也在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拉新,单日订单量持续突破,而阿里的饿补超百亿虽然短期见效,但长期靠补贴换增长不是办法。
只有真正实现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的无缝融合,把履约成本降下来,才能和美团、京东硬拼,虽然目前饿了么和淘宝闪购都没回应合并的猜测,但从赛道竞争来看,这步棋不得不走。
![]()
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未来可能不用再纠结打开哪个APP,不管想买生鲜家电还是美妆,都能在一个平台上享受到快速配送,但对阿里来说这场即时零售的生死战,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其实三大巨头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美团的快、京东的好、阿里的全,未来只会做得更极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