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改个名字,为什么这么难?”四川旺苍,一女子在网上反应,自己从小到大因为“丽春”的名字遭到不少嘲笑,所以想要改个名字,可在过去六年里两次提交改名申请都遭到了拒绝,公安局给出的解释是名字不存在歧义,甚至要求女子补充精神证明,但女子却说:她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感受呢?
![]()
从法律上看,她确实有权改名。《民法典》写得清清楚楚,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名字是个人身份的一部分,跟户口、身份证、学历证全绑在一起,确实不能随便改,但也不能完全堵死路
问题就出在地方规定上。四川省2018年的户政管理规程里明确写了,成年人原则上不允许改名,只有几种特殊情况例外,比如未成年人因父母离婚、收养关系变更、名字含有冷僻字、违反公序良俗等。意思就是,只要没到“特别理由”的程度,大多数人想改名字都得被劝退
![]()
从法律逻辑上讲,民法典是上位法,地方规程是下位规定。既然民法典已经明确赋予公民改名的权利,那地方性的规定就不该设太多门槛。四川省公安厅也回应了,目前他们正在修订这套规程,预计明年会推出新版本
对此,有网友表示:有的父母起的时候没考虑太多,只考虑字面意思,没考虑谐音或者方言口音相近带来的困扰,长大后应该给人家自己改一次的机会
这话说的其实没错,很多人小时候的名字,是父母随口取的,有的带方言味,有的老气得不像话。长大后换个环境,名字就成了尴尬的标签。你说名字无所谓,可生活里,人就是被名字叫出来的。名字不顺耳、不合心意,确实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我觉得这事最该改的不是名字,而是改名这件事本身的难度。名字是身份的象征,也该是个人意愿的体现。如果一个人只是想让自己的名字更符合自己,不涉及欺骗、逃避责任,没必要让他拿一堆证明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