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田间到心间 通辽市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0
分享至

内蒙古通辽市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广袤草原上绘就一幅科技兴农、丰产丰收的乡村振兴画卷。


丰田镇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在作业。张博摄

金秋时节的通辽大地,丰收图景处处可见。在科尔沁区丰田镇西伯营子村的4000亩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作业,收割、脱粒、装运一气呵成,全程机械化让“颗粒归仓”高效落地。

“这几车测试亩产都到2100斤了,随着单产提升行动推进,产量逐年增长,能够保持吨粮以上水平。”西伯营子村繁盛西伯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刘玉坤的话语里满是喜悦。如今的丰田镇,480名农机手、700余台拖拉机头与560台配套农具组成秋收主力军,16万亩玉米预计总产量达13万吨,2万余亩玉米密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科技田”变身“高产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的关键抓手。开鲁县小街基镇联盟村以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为突破口,整村推进1254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彻底解决了传统农业“耕作难、灌溉难、运输难”的痛点。“一亩地能节约100立方米水资源,用电量减少四分之三,还能增产100公斤左右。”村党支部书记耿长兴算了一笔“节本增效账”,这项民心工程让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农耕效率大幅提升。


开鲁县科学收储玉米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张博摄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让农业生产更具活力。开鲁县开源农事公司打造“公司+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环节+全程”综合农事服务体系,150多台套大型农机具、35万吨仓容与日烘干2000吨的能力,为农户提供从土地托管、植保服务到代收代储代销的全链条支持。“我们还提供保价服务,让农民种得好、卖得更好。”开源农事公司执行总经理常志清介绍。

“十四五”期间,通辽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180亿斤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76万亩,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1032.4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225万亩,服务带动农户25.9万户,为粮食稳产高产筑牢根基。

“2025年我们在全国粮食主产区首次实现200万亩规模‘吨粮田’,平均亩产1018.25公斤。”通辽市农牧局四级调研员、种植业管理科科长殷凤珍介绍,1000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891公斤,415万亩重点示范区达到965公斤,多项测产数据验证了通辽粮食生产的硬实力。

从田间地头的机械轰鸣到高标准农田的田畴如画,从技术创新的精准赋能到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辽市将用实干笃行筑牢粮食安全屏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上,让草原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让乡村全面振兴的底色更加鲜亮。(张博)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1519文章数 2007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