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重庆生态文化协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地矿大厦正式成立。该专业委员会旨在搭建跨行业、多方协作的平台,系统整合全市生态与教育资源,推动自然教育发展,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
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袁德坤在成立大会上表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责任。他指出,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系工程”,能够促进公众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目前,市林业局已依托全市218个自然保护地,通过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品牌活动等方式,为自然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及已于10月1日实施的《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也为自然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2026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将在重庆举行,预计汇聚上千名嘉宾。袁德坤表示,市林业局将继续支持专委会发挥作用,推动资源共享,构建自然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重庆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唐军指出,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协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他强调,专委会应围绕加强专业建设、推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坚持开放协同,凝聚多方力量,共同促进自然教育事业发展。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选举办法及工作方案等文件,选举出第一届领导班子。重庆课堂内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迅当选主任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系主任何炳辉等9人担任副主任委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罗键任秘书长。会上还举行了专委会及金佛山工作站授牌仪式,并向专家代表颁发聘书。金佛山工作站的设立,标志着专委会在基层实践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全市自然教育场所的标准化与特色化建设提供支持。
新任主任委员张迅表示,专委会将在市林业局和生态文化协会的领导下,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凝聚团队力量,推动自然教育各项工作开展。
作为发起单位代表,重庆课堂内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简渠表示,将联合各会员单位,依托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基地、城乡绿地等资源,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创建“自然教育+”模式,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
据了解,专委会目前已有79家会员单位和62名个人会员,涵盖行政事业单位、高校、中小学、自然保护地、公益组织及企业等多个领域,并组建了29人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自然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专委会表示,将以成立为起点,整合行业资源,加强跨界协作,打造“自然重庆”品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重庆贡献力量。(重庆市林业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