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闭幕式上,现场揭晓了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第十八届文华奖的四大类奖项。由成都市重点扶持的音乐企业——成都葫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谭淇尹作词作曲的歌曲《玉盘》,不负众望,成功摘得文华节目奖。
![]()
10月12日晚,歌曲《玉盘》作为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终评的作品之一亮相四川南充大剧院,深受观众好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现场,孩子们再次登台演唱歌曲《玉盘》,动人的歌声打动现场每一位观众。
《玉盘》是一首融合古典诗词意境与现代音乐审美的四川本土原创歌曲,作品以古典诗词为魂,以民族旋律为骨,从浩瀚的中华诗词中汲取灵感,巧妙地化用了古人“问月”的浪漫情怀。它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让古典意境在现代音乐的土壤中重新“生长”。歌曲从孩童的视角出发,用天真而深邃的叩问,串联起对宇宙的憧憬与对未知的求索,实现了与千年之前诗意的同频共振,在舞台上完成了一场既有传统神韵又具当代审美的“问月”之旅。
《玉盘》的艺术生命力,体现在它持续的、蓬勃的“生长”过程。这首歌并非一夜成名,其生命力早在今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就已惊艳绽放。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孩子们用自然质朴的歌声,将歌曲中的真诚与力量传递给了全国观众,使其迅速走红。
![]()
然而,这仅仅是它“生长”的开始。正如词曲作者谭淇尹所说:“《玉盘》像一棵自己生长的树,不断长出新的枝丫。” 从最初“葫芦童声”的演绎,到春晚舞台上的呈现、网络上被无数小朋友翻唱、形成丰富的混剪视频,再到此次文华奖的角逐,《玉盘》早已超越了单一作品的范畴,演化成为一个不断迭代、持续丰富的文化现象。“它长成了大家的《玉盘》。”谭淇尹动情地表示,这个过程让创作团队也深受震撼,并随着作品的“生长”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共同的成长。
一部优秀作品的“生长”,离不开滋养它的沃土。总导演张雪在回顾创作历程时,特别感谢了成都这座城市所赋予的独特氛围。“太感谢成都的艺术氛围了,这份松弛感聚起了一群同路人,大家凭着初心和那份坚持,才有了一次次新的尝试。正如我们所说‘在日月星辰的照耀下,音乐会把我们带到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做对的事’。”
![]()
本次《玉盘》的舞台创作以“本真自然”为核心,运用舞美与多媒体视效,营造出从山河湖海到月球星河的沉浸式空间,旨在从儿童视角开启一场与月亮的真挚对话。通过投影技术和“托举”等艺术手法,演出超越了单纯表演,升华为一次传递求索精神、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生长”。
此次荣获文华奖,对葫芦文化团队而言,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团队表示,这份荣誉是巨大的鼓励,未来他们将更加专注于作品本身,继续深耕于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融合领域,尤其是围绕“深挖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当代童声音乐”这一方向进行持续探索。据悉,团队目前已在筹备新的作品,准备开始下一个“生长”的故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余力 王嘉 图片 剧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