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人民币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来源|看医界
人保健康投资2亿元设立健康管理公司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人民币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
据了解,人保健康管理公司的设立酝酿已久。早在2015年4月召开的中国人保业绩发布会上,人保健康高层就透露,欲成立单独的健康管理公司,打造“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双璧模式。
人保健康曾向《界面新闻》表示,公司正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的重要手段,坚持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打造覆盖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效降低客户发病和失能风险,助力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
人保健康党委书记、总裁邵利铎称,获批设立子公司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新公司将建设覆盖全国的自有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升级集团统一的健康管理平台,逐步打造人保在医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药品供给等领域的特色服务能力,完善客户健康干预、体检就医等全流程服务。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保健康立足“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其健康管理业务实现服务收入1.59亿元,为480.09万人次的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比增长21.4%。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服务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多家险企布局,健康管理成行业新赛道
人保健康并非首家布局健康管理公司的保险机构。行业内已有多家险企率先试水,探索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发展路径。
2017年,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设立招商信诺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医疗服务、药品批发等业务。
2018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聚焦康复医疗和健康管理,推进中国太保“大健康”战略落地。随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又设立了太保健康管理(三亚)有限公司。
2020,阳光人寿间接投资设立海南纵横欣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阳光融和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更多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健康管理领域。天眼查显示,国寿(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注册资本3.23亿元,由北京国寿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全资持股,业务涵盖健康咨询、养老服务等。此外,中国人寿还设有国寿(石家庄)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寿(青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嘉园(厦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无独有偶,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63%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2025年上半年,超130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泰康人寿则深耕“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依托泰康集团自有生态医疗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泰康健康管理316万人次,健康服务112万人次。其中为19万余人提供了健康体检服务。
政策支持,险企从传统赔付者迈向“健康管家”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受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亚健康状态呈现年轻化趋势,各类慢性病也逐渐成为大众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伴随这一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正逐渐从单纯寻求健康保障转向全面健康管理,从注重事后补偿转为强调事前预防。
从保险行业来看,随着客户需求发生深刻转变,仅提供事后经济补偿的传统健康险产品已难以满足市场需要。能够提供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正成为人们选购保险产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这一趋势推动下,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开始积极探索向“保险+健康管理”业务模式转型。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明确鼓励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险业务范畴,并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
早在2014年保险业第二份“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提到,鼓励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并要求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服务形式。
最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单列“健康管理服务与合作”章节,允许保险公司结合健康险产品提供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服务,并规定健康管理费用可在净保费20%以内列支。
2020年9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将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分为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七大类型。并指出,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是通过对客户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促进疾病康复,通过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健康水平,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2024年保险业第三份“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大量健康管理需求的推动下,健康管理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标志着保险业正从传统赔付者向健康管家转型。随着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未来保险业将不再只是事后的理赔者,而是贯穿预防、诊疗、康复全过程的健康管理者。(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