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得从2025年11月初说起,简直像一部商战剧!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突然宣布:前阿里副总裁刘鹏空降山姆,担任会员店业态总裁。
这位大佬在阿里待了快10年,管过天猫国际、进出口业务,是标准的阿里系悍将。
可谁能想到,他入职才一周,山姆APP就突然改版,直接把会员们惹毛了!
最扎眼的是商品图片的换脸。
原来一目了然的白底实物图全被替换成高饱和度精修图。
比如生鲜区的澳洲牛肉,原本能看清肉质纹理,现在却变成洒满香料的烤肉成品照,水果图用AI修得油光水滑,网友吐槽这哪是买菜?简直是看美食杂志!
更离谱的是,关键信息被打码,配料表被隐藏,供应商名称模糊处理,甚至同一商品页写着国产,图片标签却显示进口。
交互设计也更阿里化了。
以前下拉就能看商品详情,现在得先弹窗、再跳转,会员怒斥:“买根葱都要点三下,这是让我练手速?”
山姆官方赶紧回应说改版8月就测试了,和新总裁无关。但网友根本不买账。
因为刘鹏入职后,山姆APP立刻冲上热搜,差评刷屏:“开除阿里高管!否则退卡!”
![]()
山姆的灵魂被质疑。
一位老会员吐槽:“我每年交680元会费,买的是不用比价、不用辨伪的省心!现在整得和淘宝一样花哨,我还不如去拼多多!”
阿里系标签却让人联想到复杂促销、流量玩法比如凑满减、大数据杀熟。
网友恐惧山姆从“质管家沦為营销高手。
社交媒体上,有人翻出刘鹏在阿里时期的业绩,称其主导的天猫国际虽引入大量海外品牌,但也伴随烧钱换流量争议。
更有人联想阿里过往的“996福报论”直言:“阿里那套增长至上文化,会不会把山姆变成下一个盒马?”
山姆风波背后,其实是公众对互联网大厂管理模式的深层焦虑。
这种焦虑早有端倪。
从阿里的“996是福报”论,到腾讯取消“大小周”反遭员工反对,都显示大厂在效率与人性化之间难以平衡。
阿里系高管空降传统企业引发的冲突尤甚。
例如,此前阿里人才入驻某零售集团时,也曾推行数据驱动改”,结果因忽视线下经验导致库存混乱。网
友总结阿里风格三板斧:“流量化、KPI化、去个性化”,而这与山姆“会员第一”的慢生意逻辑天然相悖。
更讽刺的是,当山姆因阿里化被骂时,盒马已关闭对标山姆的X会员店,证明盲目复制模式只会失败。
![]()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反感一些大企业的做法,现在互联网上亿搜一大把。
我看了很多网友都说山姆超市的员工真的天塌了,动不动就赋能和闭环,都不知道这些大气的高管们能不能接一下地气。
而且很多话我发现现在的一些企业话术特别是在营销方面做的很有意思,可是真的落实到位处处都透着一股奇怪的味道,也不知道这种风气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各大互联网上流传的?
现在的很多大街的高管一旦落地很明显,有一种水土不服的样子,这是很多网友担忧的事情,本来大家逛山姆超市的时候挺省心,现在各种营销话术也上来了。
如果我们通过互联网上来看,这么多年来,阿里巴巴收购了那么多企业,有几家企业能够再创辉煌的?
明显的一些数据已经摆在了面前。
网友们不买账,消费者们不买账也是理所应当的。
互联网上的差评越来越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