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皇帝驾崩时,殉葬妃子双腿为何都是张开的?死前经历了什么

0
分享至

大家都知道,在很多考古发掘中,帝王陵墓往往陪葬品更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的概率也更高。



一些皇帝在陪葬时,甚至会选择生前妃子的遗体,而这些遗体,往往都是以双腿张开的姿势被发现,而且尸体大多没有经过妥善处理,姿态僵硬而诡异。

这种现象并不是孤例,在多座古代帝王墓中都有类似的发现,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画面第一时间会觉得不解,甚至感到不适,但背后的原因,其实远比表面看上去要残酷得多。



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偶然,而是和古代殉葬制度直接相关,在一些朝代,尤其是殷商、西周、秦汉到明初,殉葬妃子并不是象征意义上的“陪葬品”,而是真正的人命被强行牺牲,那为什么她们死后会呈现出这种姿态?这就需要从她们被殉葬的整个过程说起。

根据考古队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多处帝王陵墓中公布的发掘报告可以看到,大量陪葬妃子的遗骸都呈现出一种非自然死亡状态。

比如在陕西西安郊区一处明代王陵中,考古人员发现多具女性遗骸被随意堆放于墓室角落,姿势极不自然,部分甚至呈现出骨盆外张、双腿大开的状态,而这些陪葬妃子大多没有留下名字,身份也未被标注,只能通过陪葬位置、服饰残骸等间接判断身份。



此现象甚至还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皇帝去世后,身边的妃子很少能被允许继续活着,按照当时的礼制,一些妃子被列入“殉葬名单”,在皇帝下葬前必须“随驾而去”。

殉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事先赐死,例如赐毒酒、上吊、勒死,而另一种就较为残忍,直接活人殉葬,被锁进墓室,随着墓门封闭而活活憋死。

无论是哪种方式,过程都极其痛苦,尤其是活殉,当时的墓室一般都是封闭式结构,没有通风口,没有光线,一旦墓门关闭,里面的人就会在极端的恐惧和黑暗中等待死亡来临。



根据尸体姿态分析,这些妃子在死前曾经剧烈挣扎过,身体出现过抽搐和本能反应,双腿张开只是濒死状态下肌肉痉挛的一种表现,不是人为摆布,也不是某种仪式,而是真实的生理反应。

这种死亡方式极其压抑,不少考古学者在勘测现场时都表示,墓室内空气中常年残留的封闭气体甚至让人窒息,更不用说当年那些被活埋的妃子,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人的神经会迅速崩溃。

人在极度缺氧、恐慌的状态下,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抽动,呼吸急促,四肢乱动,力气会用在本能地想要逃脱,而这种挣扎最终会表现为四肢特别是双腿的外扩张开。



其实不止咱古代,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活人殉葬”现象在古代不少文明中都有出现,例如古埃及、新疆楼兰古墓群、南美印加帝国等地都曾发现类似的情况,但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之所以特别引发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维持了极长时间,且多次反复。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在去世后,要求妃子殉葬,史书记载多达三十多个妃子被迫自尽,这一制度在明成祖时期被废除,但在更早的殷商、西周时期,这种活人殉葬反而是一种“常规操作”。

商代安阳殷墟发掘出的妇好墓就揭示了大量随葬人殉的事实,多数为女性仆从、侍女等,她们死后同样没有名字,身份不明,甚至有的被砍头再入葬。



考古报告中提到,在一些王室墓葬中,陪葬妃子遗体的摆放极其凌乱,有的尸体是交叠在一起的,说明她们并不是被“整齐安放”,而是被草率处理后塞进墓室,这种做法在当时被视为“节省成本”或“快速完成殉葬仪式”,但从现在的角度看,完全是一种对人命的漠视。

而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妃子是自愿殉葬的,其实真实情况远非如此,在当时的体制下,妃子一旦进入宫中,就已经失去了人生选择的权利。

她们的命运高度依附于皇帝的喜好和决定,皇帝去世,她们的命运立刻被重新安排,根据史书记载,不少妃子在皇帝驾崩后连夜被召集,随后就被“赐死”或送入墓室,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更有甚者,在一些王陵中发现的殉葬妃子遗体身上带有明显的束缚痕迹,也证明她们可能在昏迷或被控制的状态下被处理掉,这一点也得到了考古学界的证实,比如河南某处汉代王墓中,三具女性遗体呈现出相同的蜷曲姿势,关节僵硬,推测生前曾被捆绑,死后未曾解开。

结合现代法医学的判断,人在极度恐惧、缺氧和剧烈挣扎中死亡,常常会出现肌肉失控、四肢外展等现象,而这种“张开双腿”的体态,就是在死前拼命挣扎、试图逃脱的本能反应,她们在彻底绝望的环境中,被迫经历了整个死亡过程。



除了这些直接的考古证据外,很多地方志、古籍也对殉葬制度有所记载,例如《资治通鉴》《明实录》《汉书》等都曾提到皇帝或诸侯去世后,妃子被强迫随葬的情况。

虽然文字中多数是“赐死”这个看似体面的说法,但从实际墓葬中挖掘出的情况来看,这种“赐死”远比表面说辞要残酷。

而且这类处理方式并不只是针对皇帝的妃子,很多王侯将相的墓中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就像在山西太原一处晋国贵族墓中,考古队发现了五具女性遗骸,与主人棺椁间隔非常近,遗体姿态扭曲,墓志未记载身份,结合出土文物研判为“殉葬侍妾”。



从这些真实的考古案例可以看出,古代的殉葬并不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而是真正以人命换取“帝王寂寞”的做法,这种制度之下,妃子不仅生前受制于人,死后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连身体的最后姿态都被定格在挣扎之中。

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拒绝的机会,死得悄无声息,甚至死后也未被正视。

种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也让我们对古代陵墓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关注点,不只是帝王、将相的光辉历史,而是这些被同时埋入地下、没有名字的小人物的真实命运,考古学家们通过一点点挖掘,不仅还原了历史,还揭示了这些被忽略的人生轨迹。



真实的历史,往往不会写在教科书里,而是藏在这些墓砖、骨架和遗骸之间,她们的生活、死亡和被埋的方式,构成了历史中最沉默但最真实的一部分。

真实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这些殉葬妃子的姿势并不神秘,也不诡异,它只是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人在面对无可逃避死亡时的最后一搏,她们没有声音,但留下了姿态,而这些姿态,就藏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地层中,一点点被挖掘出来。



而这些被发现的细节,正是考古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开掘的结果,每一个墓室的开启,都可能带来新的真相,每一个骨架的位置,都是当年一个生命的终点。

这些真实的历史碎片,拼出了一个个被遗忘的名字,也还原了那些被埋藏太久的真相。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殉葬制度变迁的可能诱因和发展启示——俞宪忠·天津社会科学 明清宫人殉葬制度研究——李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解密古代人殉葬方式——秦昭·科学大观园 古代帝陵中的“合葬”“祔葬”与“陪葬”——朱津·考古与文物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新加坡遭“黑吃黑”:超3100万元被手下侵吞

最新!柬埔寨“太子集团”头目陈志被曝在新加坡遭“黑吃黑”:超3100万元被手下侵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20:10:05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内马尔遭名宿怒批:“他简直是足球界的耻辱!”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08:23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溺亡,武汉警方通报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溺亡,武汉警方通报

界面新闻
2025-11-10 20:01:57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0 23:50:03
什么信号?有银行直接5.5折卖房

什么信号?有银行直接5.5折卖房

大猫财经Pro
2025-11-10 18:51:29
0.1秒绝杀夺冠!中国女泳23岁奥运冠军归来上演大逆转:击败霸主

0.1秒绝杀夺冠!中国女泳23岁奥运冠军归来上演大逆转:击败霸主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0 22:48:20
找到感觉?弗拉格15中9砍26分9板4助2断1帽,创生涯得分新高

找到感觉?弗拉格15中9砍26分9板4助2断1帽,创生涯得分新高

懂球帝
2025-11-11 12:21:16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极目新闻
2025-11-10 23:15:59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林子说事
2025-11-07 10:18:39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火山诗话
2025-11-10 09:20:40
上海阿姨傻眼!在大银行存款近30年,取款时却找不到了?

上海阿姨傻眼!在大银行存款近30年,取款时却找不到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09:01:04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11月10日俄乌最新:喜讯连连

西楼饮月
2025-11-10 18:05:03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汪顺夺得全运会第16枚金牌,回应没刮胡子:是忘记了

汪顺夺得全运会第16枚金牌,回应没刮胡子:是忘记了

鲁中晨报
2025-11-11 12:27:03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10 19:14:06
作为一个肠胃科医生——我会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作为一个肠胃科医生——我会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Trend求索
2025-11-10 15:33:04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22:46
中国外交官“斩首说”震动日本,民众热议:该强硬还是克制?

中国外交官“斩首说”震动日本,民众热议:该强硬还是克制?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1 10:53:39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曾琦丈夫沉默到底,双输的局面,细节曝光!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8:50:08
2025-11-11 13:35:00
布拉旅游说
布拉旅游说
给你们带来快乐是我的荣幸
620文章数 192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头条要闻

取钱被追问用途律师:已拒绝建行道歉 向监管部门控告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轻”到不像实力派?慧天 X5 商用本评测:别被它的重量骗了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亲子要闻

北京二环内的真实生活,祖孙三代在小院里的欢声笑语,真温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