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臂影交错,机械轰鸣不绝。秋冬季节,在通山县发展大道旁,一座近200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加速崛起。这里即将成为半导体芯片、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链的集聚区,更是一片见证“通山速度”的热土。
清晨,一辆沾满尘土的银色皮卡已穿梭于园区各大在建项目之间。查看进度、协调人员、解决难题……短短一上午连跑五个工地,这是通山县“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专班”成员郑勇的工作日常。作为该县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他的脚步,始终与园区的建设脉搏同频共振。
“7月23日奠基,10月19日科研楼封顶,只用了不到3个月。”走进巅峰光电二期项目现场,一栋悬挂“喜封金顶”红色条幅的五层高楼格外醒目。郑勇指着入口处的“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横道图”介绍,1号厂房已建至四层,另外两栋厂房也在同步打桩……图上,从“项目签约”到“进规纳统”,关键环节的月度进度一目了然,项目建设的“通山速度”,化为一个个扎实向前的坐标。
不远处,总投资5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建设正酣。作为“筑巢引凤”的重要载体,项目一期计划新建10栋厂房和1栋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厂房虽未完全建成,却已迎来企业“满园”——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签约,等待“拎包入驻”。自今年6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进展迅速,5栋厂房已完成主体结构,全部厂房主体建设预计2026年1月底完工。
“项目一签就建微信群,我们为每个企业配备联系秘书,有需求随时响应。”郑勇道出了当地的招商心得。在他看来,相较于具有竞争力的土地与信贷政策,这种“保姆式”全程服务更具吸引力。
为确保上下游企业尽快入驻,通山成立了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的服务专班,制定“项目进度表”,建立“专班服务群”,提供全时段、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加速推动项目向前“奔跑”。
这份诚意也通过该县招商大使、回乡投资企业家王峰的推介成功传递,就在今年6月,7个总投资达23.5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通山,覆盖电子触摸屏、光学玻璃、电子专用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在产业项目密集落户的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建设也齐头并进。依山势而建的邻里中心已完成160亩土地征收,正在进行清表和迁坟工作,计划10月30日启动建设。未来,这里将配备职工宿舍、人才公寓及商务餐饮中心,为园区职工和来访客商打造一个功能完善、便捷舒适的生活服务区。
从一张蓝图到塔吊林立,从一片荒地到厂房拔地而起,通山县正秉持“万事有解”的担当,护好“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营商环境,以“链式思维”集聚产业,以“服务温度”滋养企业,在鄂南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通讯员 邓文义 文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