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由南山区文化馆联合深圳市文化馆及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共同创作出品的原创表演《追光》,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二十届“群星奖”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音乐类“群星奖”大奖。
作品《追光》以千年神话“夸父逐日”为灵感基底,借古喻今,谱写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故事。此次获奖,是该奖项改革近10年来,广东省在音乐类别中摘得的首颗“星”,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
以“黑马”之姿从全国5000多件作品中杀出重围
作为中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政府奖,本届“群星奖”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经过初选、复评及终评,最终从全国报送的数千部作品中评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六大门类。其中,音乐类评选竞争激烈,全国共有133件优秀音乐作品进入复赛,经严格评审,仅有27件作品入围总决赛,并最终评选出10件作品授予群星奖大奖。《追光》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丰富的舞台呈现,成为本届评选中闪耀的星。
![]()
将传统神话与深圳城市化进程结合,展现一束“光”的诞生
音乐创作上,作品融合说唱、蓝调与广东音乐元素,并运用和声织体、复调、转调、花腔等丰富手法,在张弛有度的艺术表达中,深刻体现了深圳人民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鲜明特质。LED背景从苍茫群山过渡到蔚蓝海浪,最终定格于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舞台视觉设计处处彰显匠心,特别设计的船头造型,呼应“永立潮头”的时代精神······每一道光束都进一步升华了作品立意。
美声、民族、通俗甚至花腔等多种唱法,16名业余演员挑战完成复杂的复调与和声,演唱难度之高不可小觑。无伴奏段落需要演员靠肌肉记忆卡准节奏,克服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演出疲态经过上百次打磨,团队最终以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演绎,将《追光》打造成一束凝聚艺术追求与集体智慧的“光”。
![]()
南山文艺“森林”何以日益繁茂?
除了历经千锤百炼的《追光》,近年来,南山区文化馆参与创排的《醒莲》《走山》《城市节奏》等作品先后斩获多届“群星奖”大奖,现代舞、合唱、小品等多项作品也在“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等国家级权威赛事中屡获奖项,持续推动南山文艺精品走出深圳,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异彩。
而这些源于南山区文化馆始终坚持“文艺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理念,将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规划、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并积极连接社会优质资源,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培育了丰沃土壤。也促成了深圳乃至广东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方面不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4年以来,南山区文化馆还通过引进名家名作,为南山艺术创作开拓新视野,以名家引航、精品赋能为目标,积极连接国内顶级艺术资源。通过与张国立、濮存昕,金马奖得主王柏森、白玉兰奖得主蔡灿得等艺术家深度合作,引进《我爱桃花》《平如美棠》《月亮月亮》《求婚女王》《同学会不会》等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品话剧,让文艺创作者零距离接触名家名作,真正实现高端艺术资源在南山的长效滋养,也让南山的文艺“森林”日益繁茂。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紫嫣 通讯员 温秋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