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旦塔拉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守护者”——红外相机。它们被悄然安置于林间草丛,默默注视着这片土地,为记录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站岗放哨”。
![]()
![]()
野生动物天性机敏,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迅速隐匿,传统监测方法往往难以近距离观察。而红外相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们被固定在树干上,不惊不扰,如同森林的“隐形哨兵”,在动物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捕捉它们最自然的状态。
这些相机被精心布置在水源附近、兽径交错处、觅食区域等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地点。一旦有体温异常的物体经过感应范围,相机便会立即启动,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野外瞬间。
与人工监测相比,红外相机优势明显。它不畏严寒酷暑,无惧风雨日夜,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持续监测,极大提升了数据的全面性与真实性,也最大程度减少了对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干扰。
在保护区内,工作人员会定期查看每台相机的运行状态,仔细检查电量、存储空间及拍摄角度,确保设备持续稳定工作,不遗漏任何一段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
![]()
![]()
截至目前,乌旦塔拉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脊椎动物150种,分属18目52科81属。其中包括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8种、鸟类103种、哺乳动物33种。复杂的栖息地类型和多样的区系成分,使这里成为众多珍稀动物的家园。保护区内共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分别为金雕(Aquila chrysaetos)与大鸨(Otis tarda);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涵盖3种兽类和18种鸟类。
![]()
![]()
![]()
![]()
![]()
今年10月新增7台红外线相机,我们将继续加强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深入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动态与活动规律,以科技助力生态保护,为守护生物多样性、建设和谐自然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 │乌旦塔拉自然保护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