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要尽量去做让你有生理性反应的事情”
最近经常看到这句话,高敏感的我深感认同。
一年前,我就是靠着自己的「生理性反应」,找到了我的天赋职业。
![]()
高敏感的我,在不适合的环境里不断内耗
30 岁生日那天,我躲在公司厕所哭了半小时。
起因是午休时无意间瞥见同事在微信里说
“她做事太较真,跟她对接好累。”明明前一天为了配合她的进度,我熬夜改了三遍方案,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心里,反复回放了好几遍。
下午做季度报表时,手还在发抖,把三个关键数据填反,被领导当众提醒 “细心点”,那一刻真想找地缝钻进去。
作为典型的高敏感人,这几年职场生涯,我像颗拧巴的螺丝钉,被无形的绳索捆得喘不过气:
领导在周会上说“有些同事效率有待提高”,我立刻对号入座,哪怕当月 KPI 排名前三,也会盯着自己的工作记录找 “怎么提高效率”;
跨部门协作时,对方只是语气急了点说“这点小事还要确认?”,我就会脑补出
“他肯定觉得我不专业”,之后每次沟通前都要提前写好逐字稿,反复演练半小时;同事找我帮忙做 PPT,明明自己手头有紧急项目,可看着对方 “求你了就差这个” 的眼神,话到嘴边的 “不行” 变成了 “我尽量”,结果熬夜赶工到凌晨,自己的报告差点延误提交......
内耗到极致时,连和男友吵架都在道歉“对不起,是我太敏感了”,直到他无奈说
“你从来没为自己活过”,我才发现:自己不仅搞砸了工作,生活也乱七八糟......
![]()
![]()
被倾听的那刻我开始
重新养自己一遍
就在我快要崩溃时,朋友推荐我找心理倾听师聊聊。
第一次连线时,我攥着手机紧张到语速飞快,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脑倒出来,最后哽咽着说“我是不是真的很讨人嫌?”
让我意外的是,倾听师没有说 “你别想太多”,也没有教我 “怎么变得不敏感”,只是轻声说:
“你把别人的情绪和评价都扛在自己身上,一定很累吧?你那么在意别人的感受,却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顾。”
这句话,让我瞬间破防,眼泪没忍住砸在手机屏幕上,喉咙发紧到说不出话。
倾听师似乎听出了我的哽咽,没有催我说话,只是慢慢说:
“你刚才提到,能察觉到同事微信里的语气不对,还愿意熬夜帮她改方案......这些不是多事,也不是敏感过头,而是你天生的共情力啊。很多人想理解别人,却连对方的委屈都察觉不到,而你不用刻意学,就能捕捉到那些没说出口的情绪,这其实是很珍贵的能力。”
我当时愣了好一会儿,手指还停在手机屏幕上,眼泪还没干。
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我一直讨厌的「高敏感」,不是缺陷——
那些让我在职场里内耗的 “过度在意”,那些让我总担心“给别人带去麻烦” 的 “多想一步”,竟然是 “共情力”?
原来我不是 “太敏感”,而是拥有别人没有的 “情绪捕捉能力”?
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试着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跟着倾听师学简单的心理学方法,重新养自己一遍:
用「课题分离」告诉自己 “同事的评价是她的课题,我无需负责”,慢慢敢对超额求助说
“我手头有紧急工作,明天帮你可以吗?”用「情绪日记」记录 “今天哪些事让我不舒服”,比如 “领导没加表情的‘好的’让我不安”,再写下 “他可能只是在忙,并非针对我”,逐渐减少自我怀疑;
甚至开始主动帮朋友梳理情绪 —— 闺蜜纠结要不要辞职时,我陪她分析 “工作里让你开心的部分是什么”“辞职后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后闺蜜说“和你聊完,我心里轻松多了,好神奇。”
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高敏感」真的能帮到别人。
也是这时,一个念头慢慢清晰:
既然高敏感天赋让我擅长倾听和共情,那我能不能利用这个优势,学习成为心理倾听师,探索多份自由职业呢?
![]()
萌生了想法后,我开始更细致地思考和计划:
虽然擅长倾听共情,也对心理学感兴趣,但零基础的我,真的能学得明白,合适入行吗?
心理倾听师的工作前景怎么样呢?适合长期发展吗?
怀着这样的期待,我查阅了资料,发现倾听师的入职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专业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要求;
只对学历做了限制,要求大专及以上。
学成之后可以先从副业做起,既不影响原本的工作,又能获得额外的价值感和收入。
原来,很多人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参加心理倾听师的职业培训。
TA们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考核后开启了助人的生活。
从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技能,到通过专业老师的实操指导提高技能运用,再到通过考核,最后成为心理倾听师,TA们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学习倾听师课程时,很喜欢每周自我探索,记得第一次上探索课时老师对我的点评,让我心猛的一紧,老师通过评论看到我的内心深处,第一次有人看到真实的我,我哭了,原来心理学如此神奇,因此我也更加坚定走在心理学入行路上,治愈自己,也温暖他人。”
“从事倾听师工作,当我静下心来倾听另一个人的故事,我竟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方情绪背后的需求。那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共情力,终于找到了它的用武之地。”
“让我惊喜的是,在帮助他人梳理情绪的过程中,我也在一寸寸走近自己、理解自己。每一次倾听,都成了一场自我疗愈;每一个倾诉案例,都让我变得更包容、更平和。”
![]()
(倾诉者给予倾听师的评论)
曾经,我总是责怪自己过于敏感、容易内耗;在不适合的环境下不断怀疑自己......
分享出这些,是希望能给像自己一样敏感细腻却忽略自己天赋的朋友们一些力量和希望。
也想将这个能学到专业知识和系统方法,还有提供入驻平台机会的《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分享出来。
![]()
如果你也是性格敏感、细腻、喜欢心理学,想探索「越干越值钱」的自由职业:
千万不要浪费你与生俱来的高敏感优势,试试了解心理倾听师这个助人且自助的自由职业。
关于学习计划,以及后续副业/转行的发展,你可以先点击图片,添加老师领取「倾听师学习体验大礼包」,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入门心理倾听师。
↓点击图片,添加规划师↓
0元领取(满足大专学历)
①专业顾问1V1职业规划
②倾听师潜质专业测评
③120分钟「倾听师入门体验课」
![]()
参与《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能收获什么?
①收获可以终身发展的事业,越干越值钱
很多工作都是青春饭,拼的是能熬夜、能加班,等到一定年龄熬不住了拼不过年轻人就被淘汰。
学习后通过考核,除了成为壹心理【即时倾诉】平台的专业心理倾听师,还有机会0元参与壹心理平台小红书ip打造培训,从零到一运营自己的账号,打造爆款笔记,成为有影响力的个人ip。
![]()
②在心理行业头部品牌深耕,培养专项职业技能
壹心理作为深耕心理服务14年的专业平台,自有用户4800万,新媒体用户超1800万,用户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在壹心理平台学习和工作,你将不用自己拓客,平台会自动派单;平台还会持续提供专业培训,助力新手期的你提高专业胜任力。
![]()
壹心理推出的《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真正的师徒制的实操学习,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和倾听师带领,传授一线工作经验,让你学习路上不走弯路。
![]()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者,被困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下内耗焦虑,你也期待发展一个越干越值钱、有价值感且能实现终身成长的自由职业...
↓点击图片,添加规划师↓
0元领取(满足大专学历)
①专业顾问1V1职业规划
②倾听师潜质专业测评
③120分钟「倾听师入门体验课」
*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