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又被人民日报提啦,这次名字前带了“中国煤矿文工团”这七个字。跟之前于和伟被夸“专业顶流”不一样,这次重点在身份变化上。很多观众说这算啥表演?不就是换个说法吗?
![]()
靳东小时候家穷,爸妈离婚,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那时候上中专想找个稳定工作,结果毕业赶上了分配政策取消。没法子干过洗车端盘子,后来听朋友说咱长得还算行,试试当演员。一开始演电视剧都是跑龙套,住地下室那种。
![]()
后来考进中戏,当时二十五六岁,班里年纪最大。学习压力大,每天早起练台词。直到2004年演了《秋雨》才有点名气,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4年《琅琊榜》火了,他和胡歌合作,观众才记住他这名字。之后接的戏都挺好,结婚也是悄咪咪的,跟李佳拍戏认识的,到现在都没啥炒作。
最近几年他当了文工团副团长,2024年升团长,还当了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特意提他身份,好像在提醒大家:演员不光要有流量,还得有社会责任啥的。
![]()
很多人说现在娱乐圈变了,以前流量大小是关键,现在看学历、背景、社会职务的越来越多。像靳东这种既有作品又能当官的,算是转型成功案例。
以前觉得当明星就该靠脸和热度,现在发现得会演戏还得会搞业务。要我说,不管怎么变,作品扎实才是真本事。这回人民日报点名,可能就是希望更多演员别光想着红,得踏踏实实干点实事。
![]()
娱乐圈门槛越来越高,光会演戏不够,得会搞人际关系甚至政治关系?这事谁也说不准,反正靳东的例子摆在那,后面肯定有更多人效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