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丁纪
采访张向鹏,与其他受访者有些不同。从见面起,他便很少提到自己怎么样,反而一些名字能听到他反复念叨:王飞、陈克宗、汤磊、孟虎、赵劲、蒋先伟……仔细一问才知道,有些是他的学生,有些他曾经指导过。
2003年,他走进了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原合肥二轻职业学校),也是这一年,学校刚刚成立了数控加工专业。
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充沛,但在数控加工动手实践上略逊一筹。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学校里的老教师向他建议,不如带着学生打比赛,边学边教。
从2004年开始,张向鹏参加了考评员培训,于是便开始了一边带着学生上课,一边带着学生训练参赛的历程,有时周末还要参加考评工作,就这样一干就是20多年。
![]()
张向鹏(左)指导学生比赛。受访者供图
现在回忆这些年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张向鹏仍是激动不已。
2016年,他担任安徽省集训队教练,当时支持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使用的机床设备安徽省都没有。张向鹏便托朋友联系大连机床厂找到了相同型号的设备,于是便带领蒋先伟、李杨、张攀、张本松、赵劲等几位选手,师徒几人赶忙飞往大连,趁着比赛前摸熟了设备,最终在国赛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2018年,学生汤磊报名参加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五轴项目。当时学校没有五轴设备,刚开始只能在学校四轴加工中心训练,后来托朋友帮忙联系到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比赛前提前去集训了10天,最终荣获加工中心五轴项目二等奖。
这种与同学生共成长、共钻研、共进步的画面是张向鹏20余年来工作的常态。他先后担任过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安徽省数控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数控车工裁判员,参与省市多场数控技能大赛的赛务组织工作以及安徽省选手集训队教练组成员,还担任过国赛裁判员。但他谦虚地将这些成绩归于一名教师、一名考评员的本分,学生能够取得成绩还是靠努力训练、扎实肯干。
2025年,张向鹏通过了安徽省高级考评员的培训,曾经青涩的青年教师成为了行业里的领军人。看到新入学的学生,他总是会劝他们要多动手,还得把理论学扎实,这样就业才有竞争力,未来才能走得远。
“教育中讲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工教育同样如此。”张向鹏说。在他眼中,技工教育不只是反复的实践训练,更要弄懂其中的原理和方法,“技术、方法、设备在不断更新,不断融合,但只要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了,基础打牢了,以后提升起来会容易很多。”
技工强省政策实施以来,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安徽省3000万元拨款,学院实习实训和整体办学水平有很大提升,大大小小建立了36个实训室。
“这边是我们的实训教学区,实训用的机床都是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前沿的设备,像五轴加工中心,我们有三台,车削中心有两台,加工中心设备有14台,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就更多了。”张向鹏说,“现在我们的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多了、训练内容也更丰富了。前几届参加国赛都得提前去上海、大连、常州等地区找设备训练!”
![]()
张向鹏在指导学生作业。人民网 丁纪摄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张向鹏的治学态度,深远影响着他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业有成后,毅然选择回到三尺讲台,接过恩师手中的火炬,将这份技艺与匠心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
青年教师王飞、陈克宗先后成长为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青年教师汤磊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操作工项目中获教师组二等奖,他指导的学生夺得学生组一等奖。
“学习永无尽头。”张向鹏感慨道,“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诲,更是我们为师者的自我警醒。在教导年轻人的过程中,我们总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新的启发,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