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每个打工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辞职的冲动”。
这个冲动,会在周一的早上,在被老板骂的下午,在加班到深夜的晚上,反复发作。
我们总以为只要辞职了,就能获得自由,摆脱痛苦。
但真相是,对于99%的普通人来说,辞职,不过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更大的坑。
后来我才想明白,如果你只是“不想上班”,那你根本没必要辞职。
你需要做的,不是换工作,是换“心态”。
![]()
01
你讨厌的,不是“上班”,而是“被掌控”的感觉。
我们来拆解一下,“上班”这件事,到底哪里让我们不爽?
是工作内容本身吗?不一定。
很多人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依然痛苦。
是同事关系吗?也不全是。
再好的同事,也无法抵消上班的疲惫。
那到底是什么?
是那种“身不由己”的“被掌控感”。
你的时间,不属于你。几点上班,几点下班,被一张考勤表死死钉住。
你的任务,不属于你。做什么,怎么做,由领导决定,你只是一个执行的工具。
你的情绪,不属于你。客户是傻子,你得笑着叫“爸爸”。老板是白痴,你得夸他“英明”。
你看,让你痛苦的,不是“班”本身,而是那个“上”的动作。
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强行塞进一个固定的、不属于你的系统里,那种“自我被剥夺”的无力感。
而辞职,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不能。
如果你去创业,你会发现,客户就是你的新老板,投资人就是你的新领导,市场就是你的新考勤表。你会被掌控得更彻底。
如果你去做自由职业,你会发现,不确定性的焦虑,比被老板骂更让人崩溃。
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换个地方上班”,而在于,如何“在现在的地方,找回掌控感”。
![]()
02
把“公司”,当成你的“付费健身房”。
心态怎么换?
你要在心里,完成一个重要的“角色转换”。
你不再是公司的“员工”,你是这家公司的“付费会员”。
只不过,付钱的不是你,是公司。它付给你工资,让你来这里“健身”。
健什么身?
健“专业”身:
公司给你提供了最真实的“训练器材”——真实的项目,真实的客户,真实的问题。
你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是在为公司打工,而是在用公司的资源,锻炼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个技能,是写在你简历上,谁也拿不走的。
健“人际”身:
那个傻的同事,那个奇葩的领导,他们不是来给你添堵的。
他们是来给你当“陪练”的,帮你升级你的“情商”和“抗击打能力”的。
你每搞定一个奇葩,你的段位就升一级。
健“心态”身:
那些无聊的会议,那些扯皮的流程,它们在训练你什么?在训练你的“忍耐力”和“钝感力”。
让你学会如何在垃圾堆里,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
当你用这种“健身”的心态去上班时,一切都变了。
领导PUA你?——呵,教练在给我上强度呢。
同事甩锅给你?——好,免费的“危机处理”实战演练。
公司发工资了?——哦,健身房给我续费了,不错。
你看,你不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
你是在利用公司这个平台,为自己创造价值。
![]()
03
在“主业”里偷偷地,干你的“副业”。
这个“副业”,不一定是指另外一份能赚钱的活儿。
它指的是,你在8小时之内,有意识地去积累那些,能让你“离开”这个平台的资本。
具体做什么?
建立你的“个人品牌”。
把你工作中的思考、复盘、经验,通过写作、视频等方式,分享出去。让行业里的人,知道你,认可你。你的名字,就是你最好的简历。
编织你的“人脉网络”。
利用公司的平台,去认识更多的人。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但记住,不是把他们当“资源”,而是真诚地,跟他们交朋友。这些人,可能是你未来创业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也可能是你跳槽时的第一个内推官。
打造你的“第二曲线”。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去学习一项你真正感兴趣的、未来可能有“钱”途的技能。编程、设计、写作、投资……什么都行。
上班,成了你的“伪装”。
你表面上,是在为公司搬砖。但实际上,你是在利用公司的土壤,偷偷地种你自己的树。
![]()
结语
所以你看,不想上班,真的没必要辞职。
辞职,是一种“逃避”。
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超越”。
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把“为公司干”,变成“为自己干”。
当你完成了这个心态的转换,你会发现:
上班,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变成了一场,大型的沉浸式的、还给你发工资的付费角色扮演游戏。
而你就是那个最聪明的玩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